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四)—— 獨特性與真實性(含範例)

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四)—— 獨特性與真實性(含範例)

2022-02-15

  作品的另一個呈現上的重點,是強調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據審議會後問卷的統計結果,與會的高中同學及老師中,都約有一半的人認為,過去兩年所製作或看過的作品,看不出個人的獨特性是一大問題。想要展現獨特性,不只是複製貼上特定的模版,或是資料的堆砌,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興趣、想法、努力及貢獻呈現在作品中。

 

(一)自己的興趣或在地關懷:

 

  展現個人獨特性有許多不同的做法,其中一個是依照自己的興趣或關懷,挑選作品的主題,並將動機說明清楚。在撰寫的時候,如果只寫「我對某某東西很有興趣」或是「某某主題引起我的興趣」,會顯得過於籠統,建議同學說明這個主題對自己的意義或是重要性。

 

  舉例來說,有幾位學生來自教養方式嚴格的家庭,他們偶然在雜誌中閱讀到「直升機父母」的概念,勾起他們的興趣,因而想要多認識這個主題,並學習如何與他們的「直升機父母」更融洽地相處。

 

圖 1、「直升機父母」作品

 

  另外,也可以從時事新聞或是周遭生活出發,挑選在地化或生活化的主題,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解決的方案。從審議所蒐集到的作品中可以發現,許多老師在設計課程時就會將在地議題融入,如果學生能在作品內文中,強調這些生活化主題對自己的意義,更能看出獨特性。

 

  舉例來說:有學生因為學校週邊不是蛤蜊產地,卻有批發蛤蜊的街市,且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經常令路過的學生們困擾,所以想要深入瞭解「蛤蜊街」形成的原因。另外,也有學生關心塑膠微粒對環境造成的汙染,而以砂石過濾法過濾市售含柔珠洗面乳,並測定過濾出的顆粒的溶解度,以檢驗廠商在廣告中「使用可溶性柔珠」的宣稱是否屬實。

圖 2、「雄中附近蛤蜊街成因」作品

 

圖 3、「柔珠洗面乳」作品

 

(二)自己的想法

 

  具體陳述自己的想法,是另一種展現個人獨特性的好方式。不只是將找到的資料,或是寫過的學習單堆疊起來,而是把學習過程中自己產生的想法說明清楚,不論主題是否為自己有興趣的,只要是在作品的製作過程中所引發的思考,都可以留下紀錄。而根據我們彙整審議討論的內容,建議同學們在撰寫想法的時候,可以朝「對自己產生的改變」、「不同於他人的觀點」或「多面向的思考」等方向發揮。

 

  舉例來說,有同學因為過去被家人告戒使用微波爐有致癌風險,一直不敢使用。查找資料後發現微波其實是低能量的非游離輻射,破解「微波爐加熱食物會產生致癌物質」的錯誤迷思。他除了敢放心使用微波爐外,也反思風險評斷應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可以看出這位同學在做完報告後觀念上的改變與啟發。

 

圖 4、「微波爐」作品

 

  另外,無論自己的想法與主流意見相同或相異,都可以勇敢提出。例如:有學生在整理有關限制自由權、法律明確性、比例原則的大法官釋憲文之後,認為衛福部在疫情期間所發布的《醫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人員出國規定》,法條內容模糊,並不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同學反思疫情爆發時,一般可能會認為政府對人民行動有所限制是合理的,不過仍應注意法規內容是否侵害人民基本權利,防止政府濫權。

圖 5、「憲法與人權」作品

 

  再者,針對同一主題,也可以同時寫出自己正反兩面的想法。例如:同學在認識新聞置入性行銷的主題之後,發現了它的雙面性:正面來說,政府適當的置入性行銷,能提高正確資料的傳播效率。相反地,政府如果過度以置入性行銷新聞宣傳政績,則可能違反新聞倫理。寫出不同立場的觀點,也可以看出同學周延的思考。

圖 6、「置入性行銷」作品

 

 

(三)自主延伸學習的內容

 

  第三種展現個人獨特性的做法,是把延伸學習的內容放在作品裡面,讓審查者看到學生在老師的課堂要求,或是課本原本就有的學習內容外,還多做了哪些努力。例如:有位學生在公民老師指定的「公民DJ」作業當中,以《無法送達的遺書》一書及歌曲《光明之日》為題材,撰寫介紹轉型正義的廣播稿並錄影。而學生在上傳的檔案中,不只放上DJ文稿及錄影檔,還附上自己延伸閱讀的兩本相關書籍及參加的兩場線上講座,看得出同學對轉型正義議題的興趣。

圖 7、「轉型正義DJ稿」作品

 

 

  自然科的作品,則可以從課堂的實驗延伸,自己發想不同變項做實驗進行比較。例如:有學生在學校以95%冰酒精粗萃取水果的DNA,上網找資料後,嘗試比較不同濃度冰酒精及不同類型細胞所能萃取出的DNA量是否有差異。前述的兩個例子都可以看出學生對主題的興趣,以及自主延伸學習的能力與學習熱忱。

圖 8、「DNA粗萃取」作品

(四)老師如何引導讓學生有機會展現獨特性

 

  常有老師及學生擔心:「沒有明確格式的話,很常會不知如何下手(製作學習成果),但老師如果提供模板,又擔心教授看不出獨特性。」針對老師如何引導這個問題,審議討論建議,老師們仍然可以視教學的需要,設計模版格式讓學生可以完成。不過可以在模版中置入讓學生可以表達想法與意見的題目或欄位,也可以鼓勵同學從模版的內容再擴充自己延伸學習的內容,或把模板內容重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

 

 

(五)如何呈現作品真實性?

 

  重視作品真實性同樣也是重要的呈現原則。真實性顧名思義就是要看出「這份作品有哪些是學生自己做的」,不希望學生真正的能力與付出,有高估或低估的情況發生。具體來說,如果能夠清楚交待脈絡及過程、在團體報告中說明自己的貢獻、確實引用資料,都能顯現出作品的真實性。

  第一個確保真實性的做法,是區分老師所提供的指引,與學生自己操作執行的部份。可以藉由詳細說明課程背景及製作動機等作品脈絡呈現出來。如下圖舉例所示,配合「先秦誌異文學選讀」單元,老師設定好四個大主題讓同學們抽選製作報告,而同學們從抽到的「同志遊行」主題,再縮小範圍針對「同志遊行裡的奇裝異服」進行探討。

 

圖 9、「誌異文學選讀」作品

 

  如果是學生自己挑選主題,或從老師提供的架構中進行額外的延伸學習,建議可以特別提出來。舉例而言,有學生深受國文課誌怪小說單元的吸引,除了在作品放上課堂的學習單內容外,還進一步自主閱讀魯訊《中國小說史略》瞭解志怪小說,並觀看電影《畫皮》並與原小說情節進行比較,可以具體看出老師授課內容,與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區隔,不僅呈現出真實性,更能凸顯獨特性。

 

圖 10、「誌怪不怪」作品

 

  第二種做法則是區分出自己與同學們的差別。高中生們經常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報告或是活動,我們在收到的作品當中,經常看到學生們直接把口頭報告使用的簡報檔上傳,沒有附上小組的分工、自己在團隊中所擔當的角色,以及個人的省思。根據彙整審議討論成果所得出的建議,小組報告應該放上團隊的分工細節,列出自己負責的部份,呈現出自己對該份作業的貢獻。除了列出分工,也建議學生撰寫個人的心得反思,讓審查者可以瞭解自己跟小組其他人觀點的異同。格式上則建議在分工表中以醒目的方式標示自己的姓名與工作,也建議可以只留下自己的,避免審查上的混淆。

 

圖 11、「文華外食訂購」作品(一)

 

 

圖 12、「文華外食訂購」作品(二)

 

  如果有蒐集文獻資料,應該確實附上資料來源,避免抄襲的嫌疑。最基本的做法是在正文之後列出引用的資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把網址貼上,也應該寫出報章或書籍名稱(如圖 13、鉻);更進一步的做法,則是在正文中,將引註資料內容與自己的結論、看法區分清楚,可以有一個段落列出引用資料的概要內容(如圖 14、女性從政困境),也可以參考小論文的引用格式撰寫。 (圖 15、東亞史授課經驗、圖 16、渦蟲)

 

圖 13、「鉻」作品

 

 

圖 14、「女性從政困境」作品

 

 

 

圖 15、「東亞史授課經驗」作品

 

 

圖 16、「渦蟲」作品

(六)結語

  其實,想要展現獨特性,不一定只有參加厲害的活動,或是研究艱難的題目才能做到。如果能將自己的興趣、想法或是所付出的努力寫得具體清楚,都可以凸顯個人特色,區隔與其他人的相異處。不論是什麼類型的作品,都需要經過整理再上傳。在呈現自己的興趣方面,如果是老師引導性比較強的作業(如學習單、課堂活動成果、實驗紀錄、綜整式學習紀錄等),可以挑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單元上傳;如果是學生自主性較大的作品(如實作作品、專題報告),則可以在製作時就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而不分作品類型,上傳前也都可以檢查一下是不是已經把自己的體悟和看法、延伸學習的內容和團體報告的貢獻詳實地寫在作品中了。

  展現獨特性之外,真實性也很重要,可以透過清楚交待脈絡及過程、在團體報告中凸顯自己、確實引用資料等做法,真實呈現出自己在這份作品中實際投入的努力。

 

【延伸閱讀: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五)—— 六大作品類型的呈現建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