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十點問題及政策建議

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十點問題及政策建議

2020-11-13

「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學習歷程檔案的十項問題與政策建議

 

  面對108新課綱對高中教育以及升學制度帶來的改變,今年七月至十月,台大社會系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已經於全臺灣各個縣市包括離島地區,舉辦完總共50場公民審議會議,希望藉由公民審議的形式,讓全臺灣不同地區、不同身分的人們,都能針對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發表他們的意見。會議中就學習歷程檔案在各高中準備的現況與問題做討論,也讓參與者針對如何改善目前遭遇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參與者包含四種受到108課綱新制度與學習力逞檔案影響的相關當事人,包含大學教授、高中老師、高中學生,以及高中家長,這一系列的活動前後共計超過一千三百人次參與。

  經過公民審議討論以後,我們發現臺灣大部分的老師、家長、學生與大學教授,都對於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的理念表示高度的支持與肯定,但對於如何實踐有有所擔憂,希望教育部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目前在各校所遭遇到的各項問題,做出制度修正。對此,本資料彙整五十場審議會議主要的討論成果,針對學習歷程檔案新制,向教育部提出十大問題以及政策建議,包含:一、放寬容量限制,提升系統穩定性。二、延後上傳期限,保留充裕的學習時間。三、尊重學生自主性,不強制上傳檔案。四、改善教師員額不足,增辦新課綱研習課程。五、提升學生資訊能力,補足各校硬體設備。六、教師認證強調真實性,不必過度介入內容。七、大學提供準備指引,重視學習歷程檔案。八、提供課程學習成果準備建議,加深高中與大學對話。九、改善資源不平等,呈現多元地方特色。十、深化新課綱精神,避免僅落入升學的功利思維。

 

  以下內容將詳細說明各項問題的緣由,以及五十場公民審議會議中所討論出來的改善方向,提出政策建議,供教育部作為後續政策修正的參考。

一、放寬容量限制,提升系統穩定性

  目前學習歷程檔案系統被主要質疑的問題之一,是系統平臺上所允許每位學生繳交的文件檔2MB以及影音檔5MB容量較為不足,導致學生通常只能使用「文字」或「壓縮的圖片」來呈現自己的作品成果。審議結果建議教育部應該設法提升每份成果所允許的容量上限,或是提供其他方法(例如開放QR CODE或網址)讓同學將自己的成果能夠呈現給大學教授審查。此外,也有參與者反應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在介面上有不夠人性化、以及當機等問題,學校卻無法找到負責單位反應。教育部應直接針對平台系統做進一步解決與改善,也要加強相關單位對於系統維護的即時性,持續修正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平臺的使用問題。

 

 

二、延後上傳期限,保留充裕的學習時間

  目前高中端反映學習歷程檔案最大的困擾是上傳期限的壓力,因各校安排學習歷程檔案上傳的時間大多在每學期或每學年結束前,距離期末考太近,導致學生必須在準備期末考的同時,還要分神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經公民審議討論形成的建議解決辦法是,教育部與各校應該延後「學生上傳」與「教師認證」的時間,並且可以多加利用寒、暑假期間,讓同學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同時教師也能擁有更多時間進行建議、修改與認證。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在臺灣各個高中運作一年,各校上傳期限與規範時有變動,各校處理情況又有差異,高中端也希望未來上傳規範可以保持穩定、而不隨意調動,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升學權益。

 

 

三、尊重學生自主性,不強制上傳檔案

  儘管學習歷程檔案著重「重質不重量」的精神,但不少參加公民審議的高中老師反應:有些學校所屬縣市的教育局會要求校內平均每位同學都要上傳到指定件數,教育局、校方甚至以「KPI」來規範各校與各老師要達到上傳績效,甚至發函到學校要求提升上傳數量。這導致學習歷程檔案原本是鼓勵同學建立自己的學習軌跡和階段性成果,到後來卻變成每一項學科都要上傳,只為符合主管機關要求的成果數量。學習歷程檔案的初衷應該是讓同學對於自己的學習過程負責、並呈現階段性的志趣與成果,但到後來卻成為要應付學校端的檢核。這導致原先所強調的「重質不重量」、以及「減緩準備備審資料壓力」的精神被忽略,反而出現反效果。

  有學生在審議中發表意見,認為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時間不夠,既要準備學科考試,又要完成學習歷程檔案相關的課程報告。有家長則在會議中反映,小孩經常做課程學習成果,休息時間變少。公民審議對此所討論出的解決辦法是:建議各級教育單位(教育部、教育局、高中各校)在確保同學知情和理解升學新制度以後,後續不應單以量化指標要求校方、老師與學生必須達到上傳總件數,而是應該尊重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檔案上有其自主性與生涯規劃,非以形式主義過分要求同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各個高中也應該積極安排老師在備課上,彼此協調知識講授與準備報告的時間分配,不要全部老師都指定做期末報告,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時間變少。

  此外,高中老師們可以將「課程學習成果」融入課程設計,鼓勵同學將自己平時在課堂完成的筆記、學習單或其他型式的作業上傳到學習歷程檔案。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如何做出好的筆記,或根據課程內容設計讓同學能夠發揮的作業,來展現紙筆測練以外的能力,因為「課程學習成果」應該是要呈現同學在課程中的學習狀況,而不是要求同學去做很多額外的工作。也就是說, 課程學習成果應該主要是在課堂內完成,不要變成同學在課堂以外的額外負擔。

 

 

四、改善教師員額不足,增辦新課綱研習課程

  在教師人數上,高中家長與老師都反應:目前的師生比人數仍然偏低。在教學現場所遭遇的困境之一,就是師資人力尚不足以支援新課綱所增設的課程。在審議現場中,高中端也很明確地建議,教育部未來應該增加教師員額、改進各校師生比例。另外新課綱要求高中老師付出更多責任在指導同學進行多元的學習活動,其衍生的教學勞務付出要有相關的支持,所以教育部應該提供相對應的鐘點費

  在新課綱部分,因為新增多元選修、加深加廣選修、以及強調「跨領域」探究與實作相關課程,各校的高中老師們備課壓力增加以外,在校內也必須相互合作共同備課,才能設計出符合新課綱要求素養導向的相關課程。對此,高中老師們更直接建議各校、學科中心,以及各級教育單位可以舉辦更多教師研習、增能課程以及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讓高中教師有更多管道與機會來增能新課綱所要求的教學能力。

 

 

五、提升學生資訊能力,補足校方硬體設備

  在審議現場中,許多老師都發聲:同學要將成果上傳到學習歷程檔案,其實需要兩項共通技能,分別是資訊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大部分高一同學是沒有這些基礎能力,而且現行學校也沒有安排正式課程讓同學學習使用學習歷程檔案平台,或是進行檔案壓縮、PDF轉檔等等。這種數位落差問題可能在偏鄉會更明顯。在課程規劃與安排上,目前都只能仰賴各校教師或行政單位自力補強,但整體來說,許多老師認為在現行課程安排上,較缺乏這一部分的教學訓練,忽略有些高一的學生,在使用資訊軟體,以及學習歷程檔案所要求的文字表達能力上,都需要協助。

  對此,教育部應該支持各個高中開設相關的銜接課程,包括表達能力與資訊能力,補足部分學生可能因家庭背景而存在的數位能力落差。除此之外,還要盤點各個高中是否有充足的電腦與網路基本設施,提供同學必要的硬體設備來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六、教師認證強調真實性,不必過度介入內容

  高中教師在審議現場經常質疑,新課綱要求任課老師必須認證同學的課程學習成果,但「認證」的標準到底是甚麼?有些老師會希望學生能將成果做到盡善盡美,因此會嚴格把關,如果學生寫得不好,可能還會出現反覆退件與修正的情況;但如果當老師介入太多,反而會讓成果的呈現失真、學習歷程檔案到最後反而變成是老師過度干預所做出來的作品集。

  對此,審議中由不同身分參與者討論出的共識是,老師認證的核心原則應該只要確保同學是課堂的產出、而非額外請人代做就好。對於品質把關的部份,老師只要在退件的時候,向學生具體詳細地說明退件理由以及建議的修改方向,但最後仍尊重學生的修改以及上傳意願。以此,教育部應該就這樣的認證標準,向老師以及家長宣導,校方對於學生的成果應該多放手,只要給出建議即可,後續的修改與決定上傳與否都由學生自主負責。若同學不滿意自己的學習成果,或者堅持主張自己高三考完學測後再做備審資料,也應尊重其選擇。若同學希望將自己平時的筆記上傳,儘管並非老師原本設計的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方式,在確保是同學自己完成的前提下、並且與課程相關,也建議各校高中老師仍然為同學認證。

 

 

七、大學提供準備指引,重視學習歷程檔案

  許多參與者表示目前大學審查端資訊仍然不清楚,因此讓高中端充滿不確定性。在審議的討論中,不論是高中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希望大學能夠提供更多的審查訊息以及準備指引,以利高中端在準備學習歷程檔案上更有方向性。

        在審議會議中,大學教授、高中老師、高中家長和高中學生,對於大學該如何審查課程學習成果和自主學習計畫成果,出現一些共識性的原則。絕大多數的與會者認為,大學在審查審查課程學習成果和自主學習計畫成果時,應該重視生產出作品的過程記錄和心得反思,不該只看最後的成果;而且,應該重視作品所展現的一般性能力,如解決問題、學習熱誠、邏輯推理、溝通表達、團隊合作懂等,而不是只看作品所呈現的學科知識。

  高中端認為,如果「重視過程與一般性能力」是大學未來審查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原則,應該讓高中端知道,並清楚各校系重視哪些能力與特質。因此,除了目前招聯會公佈的「111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項目」以外,大家更希望各科系能夠提供更多科系相關的人才特質或能力需求的資訊,讓高中端參考。各校系不必列出明確的指標,但可以列出大方向、一般性的能力要求,並提供說明,例如「本系重視邏輯推理、批判思考和溝通表達能力。請在自述中說明你勾選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項目如何呈現這方面的能力」。這樣的說明可以讓高中老師在設計作業上有一定的參考指引、也讓學生能在準備上有一定的參考依據。

        高中端一項焦慮是:未定向的學生擔心高一、高二所做課程學習成果和自主學習計畫,和將來選擇的學系沒有學科知識的對應關係。由於絕大多數大學教授和高中端的參與者都認為,大學校系在審查課程學習成果和自主學習計畫成果時,應該重視作品所呈現的一般能力,而不只是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學習熱忱、邏輯推理、溝通表達這些一般性的能力,在各科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樣的自主學習計畫都能呈現。各校系如能說明他們審查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所重視的一般性能力,當能降低未定向學生的焦慮。

  另外,大學校系應該讓高中端更清楚地知道,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的採計項目,並非每項都需具備。學生就算沒有建議參採項目的作相關成果作品,也不會直接「扣分」,大學端仍可就其它類型的成果內容進行審查。

  另一個高中端焦慮的來源是,不確定大學校系重視學習歷程檔案的比例。就目前已公開的升學資訊顯示,未來111年學測成績佔申請入學總成績不能超過50%,但在第二階段學習歷程檔案,以及口試、自辦甄試項目等的佔比卻沒有明確公佈。基此,希望教育部能與大學端多溝通,讓大學了解高中如何因應108課綱的改變,並在申請入學審查中更重視學習歷程檔案。

 

 

八、提供課程學習成果準備建議,創造高中與大學對話

  在審議討論過程中,高中老師們多有提到,在課程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缺乏相關的學習範例,導致各高中因應學習歷程檔案的策略產生差異,也可能因為教師員額、專業知能、資源不均等問題,而造成每所高中在課程設計與成果展現上呈現落差。除此之外,高中與大學也缺乏對話的機會,讓高中老師相當焦慮,不確定自己課程設計,以及同學產出的作品,是否能對應大學科系的期待。同時大學端也並不清楚高中端在課程上已經做出哪些改變。

  建議教育部未來能透過多元的作品實例,來提供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方式的準備建議。這並非要讓課程學習成果模版化,而是讓老師設計課程和學生生產作品時,有可以學習、參考的對象。這些作品實例所呈現的準備建議,應該考量到學校的類型、學生的能力和課程的差異,而有多元的型式。建議各個高中可以對課程進行分類,依照不同性質的課程設計不同類型的課程學習成果,讓型式更加多元豐富,而非每堂課都要做探究與實作或小論文。建議教育部能創造大學端與高中端溝通與對話的機會,一起討論如何做出更好的課程設計,讓同學的產出能符合108課綱的精神,也能符合大學端的期待。

 

 

九、改善資源不平等,呈現多元地方特色

  資源不平等、軍備競賽等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而在公民審議的討論過程中,也發現在東部以及離島地區,就有些學生擔心學習歷程檔案對他們可能造成的不利性影響,像是資訊落後、沒錢參加營隊等。另有參與者提到,他們認為「台北有五校聯盟」,自己學校周邊卻沒有大學可以直接合作,當別的學校在跟大學和社區合作開課的時候,自己學校的微學分課程卻開不出來。對此,審議的共識則是建議教育部及大學,未來除了提供線上課程之外,也應透過多元作品實例,提供課程學習成果或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的準備建議,這些準備建議要重視不同學生的需求,開放多元的選擇性讓高中端參考,也要注意到各校資源的落差。

  但在每場審議討論的結果中,不論是大學教授、高中老師、高中同學與高中家長,所有身分的參與者幾乎都同意學習歷程檔案不可能完全是由錢所堆出來的。  透過審議討論,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一大的審查共識原則就是「獨特性」,要在近百份資料中脫穎而出,實際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故事獨特性如實地呈現出來。因此不論是舊課綱、還是新課綱的確都會有社會資源不均等的問題,但是我們舉辦完五十場全臺灣的審議後有一個重要的觀察,與傳統聯考和紙筆測驗相比,大學教授在選才時希望從連結新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中,看到動機強、獨特性高、有想法的學生,這代表非都市地區的學生也能因為具備這樣的能逆與特質而被看到。

  在臺東縣的公民審議活動中,便有台東縣的高中生向在場的老師、教授與家長們喊話,不希望自己呈現出來的學習成果只是模仿台北學生的作品,而是應該把東部的特色凸顯出來,這樣才能真正利用地方特色,徹底扭轉城鄉資源的差距。此外,團隊實際到到六都以外的地區舉辦審議,發現很多地方高中的老師都很有創意,很用心設計和在地特色相關的課程,同學的成長背景也因為和都市的同學不太一樣,他們想要解決生活問題的動機通常都很強,呈現出的故事也很有獨特性,換言之,地方高中或偏鄉高中的同學在108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新制中仍有可能展現獨特性而改變競爭的劣勢。

  不過,雖然學習歷程檔案能讓不同社會背景的小孩在呈現特色與能力上,具有相對的優勢,大學在選才上也能因此維持多元性,但資源不均的問題仍然要解決。我們建議教育部與相關單位應該研擬如何將108課綱資訊以更具普及與公共性的方式傳遞,讓不同社會階層與城鄉的高中生、教師和家長們都能在不花費過多成本的前提下,好好認識到108課綱的相關資訊與制度內容,而非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升學準備。

  另外在資源與輔導支持上,教育單位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具體作為。除了硬體資源以外,教育部及大學應該提供不同類型的課程學習成果與自主學習計畫及成果的準備建議,同時這些教材與框架也都要考慮不同縣市與資源的程度,讓家庭資源較不豐厚的高中生,也有參考的學習成果與計畫可以學習。如前所述,這些參考範本並不是要求提供一個模板,而是多樣的準備建議與學習方向,尤其在新課綱調整的前幾年,許多人感到無所適從、又缺乏資源投注,若官方在線上平台或是教師研習能夠提供相關的知識、資訊與準備建議,將可以減緩高中端的焦慮。這些準備建議在設計上,還能夠事先諮詢大學端不同學群教授的意見,讓缺乏資源從事自主學習的學生,在制度上擁有更多保障和信任。

 

 

十、深化新課綱精神,避免僅落入升學的功利思維

  不少場次的參與者(特別在非都會區的場次)都共同提到了,他們對於108課綱,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資訊理解都不夠充分、無所適從。有學生提到,有些老師與家長仍不清楚新課綱的精神,仍以舊課綱的思維在看待,便可能對於新課綱有更多不平等感或誤解產生,認為考試最公平。也有不少老師以及學生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實施,似乎要「愈早定向」愈好,擔心選錯組或者志趣轉向時,會影響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對升學不利。

  對此,參與者建議教育部可以向大學端、高中端,以及家長多做認知上的宣導與溝通,讓相關當事人,以及社會大眾對於108課綱的精神,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理解能更加充分與全面。在推廣上可以多強調,雖然學習歷程檔案與大學考招制度密切相關,但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應不限於此,它也是個協助學生記錄自己探索過程、生涯軌跡的教育工具。大學端也應該意識到高中學生本就處於迷惘、探索階段,可能會出現志趣轉向的狀況,因此在準備指引的建議方向上,可以強調即便是不同領域、不同學群的成果作品也可以被納入選才的考量;同學也可以多說明自己興趣轉向的歷程,也能更凸顯自己的人格特質,並不會因此造成升學上的不利。

  奠基以上,我們建議教育部依據不同身分(學生、老師、家長)製作不同的宣傳文案與影片,並加強宣傳,觸及更多民眾接收到完整且正確的官方資訊。再來,由教育部訓練專業的講師以及種子教師,在親師懇談會中說明課綱精神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最後,建議學生在國中就提早探索自己的性向。高中開學一開始,就要開設相關課程,教導新生重視學習歷程檔案、重視自主上傳。

 

 

  綜上所述,針對新課綱學習歷程檔案之十項建議,我們懇切希望教育部和相關單位聆聽高中老師、學生、家長和大學教授的意見後,能審慎且積極地面對問題。如此,我們才能將108課綱的理念完善地落實,也才能在未來的教育路上往更好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