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摘審議EP05|求「真」?還是求「好」? 高中教師的認證兩難
聊摘審議EP05|求「真」?還是求「好」? 高中教師的認證兩難
在108課綱的規劃中,大學申請入學資料將由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學習歷程檔案之中的「課程學習成果」未來需要由學校的教師進行認證之後才可以上傳至歷程檔案系統,避免學生的資料由他人代做,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可以跟教師討論自己的學習成果。然而,作伙學在全臺灣舉辦五十場審議活動後,卻發現高中端老師對目前課程學習成果的認證原則仍有不少疑惑,在50個場審議活動中,就有32場的教師對教師認證到底該秉持什麼樣的原則,提出相當程度的質疑。
求「真」?還是求「好」?高中教師的認證兩難
「雖然我知道基本上是學生自己做的,就可以按認證了,但是事實上我會有一個糾結跟掙扎,就是說你做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的理想,那我真的要讓你被認證嗎?」
在50場審議活動中,許多高中教師都表示在教學現場碰到一個抉擇的困難:到底在認證的時候,應該要優先呈現學生「真實的自我」,還是要積極介入修正學生的作品,讓學生的學習成果看起來能更完整和專業?在審議討論的過程中,有老師分享自己在認證時,會反覆退件學生的作品,以此激勵學生不斷把作品改得更完整。但也有些教師則表示,他一學期要帶好幾個班級,如果還要不斷修改、退件與認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將造成高中教師過大的教學負擔。
在台中場的審議活動中,一位老師就向同桌其他夥伴提出疑問,有些學生上傳的作品充滿錯字、格式也亂七八糟,難道這樣還要幫他認證嗎?也有家長認為,學校與老師應該對同學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有基本提醒和督導的責任,不能甚麼都沒檢查、就幫同學進行認證。然而,如果教師如果高度介入學生的作品,也可能會影響課程學習成果的真實性。就有一位老師笑說,老師如果太積極去幫同學改到好,那這些成果到底算是學生的、還是算老師的?教師認證的標準與界限到底該如何拿捏?
「我退回是希望學生可以做得更好!」
「這個認證是為了升學還是教育?我希望他再努力一些,但學生真的有時間改嗎?最後沒有趕上系統期限是誰的責任?」
在雲林場中,有一名高中教師對於認證問題侃侃而談。這位老師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不只是為了升學,其實還有教育的作用。所以如果同學真的有改進的空間,他就會退回並給予建議。然而,目前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的時間幾乎與期末考時間重疊,退回去後、同學並沒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修改。雲林場的教師表示,如果最後學生沒有趕上系統的上傳期限,這又算誰的責任呢?桌內其他老師多半也同意這樣的說法,批評現行的認證與修改時間並不充裕。
參加審議活動的學生則表示,目前一來一往的認證、退件機制,造成他們來不及上傳學習成果、甚至根本沒有時間照著老師的建議進行實質修正。因此,與會的學生也提出建議,希望未來認證與上傳到系統平台的截止時間延後,讓負責認證的教師可以擁有至少退件一次然後再認證的機會,好能夠在學生自主作業的前提下,也能得到來自教師的指導與建議。
此外,教師的認證原則也需要統一。有學生說,他上的每堂課認證原則都不一樣,有些老師嚴格,另一些卻很消極,導致每堂課做學習歷程檔案的方式不一樣,實在感到很困擾。而參與的審議教師與家長也表示,新課綱必須考量到不同學校與班級之間的課程存在設計差異,如果讓各校教師只以自己的標準進行認證,就會衍生出公平性的問題。換言之,參與審議的高中教師、家長與學生,多數的意見都傾向認為:課程學習成果的教師認證,與同學修改的時間都需要再延長,此外認證的原則也需要統一。
統一原則:認證重視真實性 體現學生自主性
而經過五十場審議活動的討論成果彙整後,我們發現普遍的高中端共識是,課程學習成果的教師認證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學習成果是「學生自己所做」與「和課堂內容相關」兩項原則。教學現場的老師在過程中只要適度介入、以及盡到提醒責任即可,不需要積極介入與修改同學的作品。學習歷程檔案的作品要如何完成,又是否想要上傳,也應該以學生自己的決定為主。這樣一來不僅能幫老師減少壓力,同時全國教師的一致標準,也對於來自不同學校與班級的學生較為公平。
在審議活動中,學生們也有提出幾個建議的方式來讓認證過程更為完善。學生提出:授課老師可以先制定學習成果呈現的範本,並且明確訂定出相關的格式、架構與限制,或者列出一些上傳學習成果前的自我檢核清單,來幫助學生在上傳之前、先自我檢查是不是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另外還有學生提到,希望未來能在課堂中就有和老師討論自己作業的機會,如果可以定期地得到老師給的回饋,學生不只能進步地更多,也同樣能維持學生自主撰寫的主體性和作業真實性。
政策建議:提升認證可信度 延長認證時間
而學習歷程檔案的課程學習成果之所以具備教師認證機制,就是希望能確保上傳資料的真實性。為了要了解到目前教師認證的可信度有多高,在每一場審議活動結束所發的問卷中,作伙學團隊都會詢問參與者:「是否覺得課程學習成果在經過學校老師認證後會更有公信力?」
在問卷的回覆中,我們發現不論是教師、大學教授、家長還是學生都認同,經過教師認證的課程學習成果更為可信。其中,大學教授有近四成比例「特別同意」經過教師認證的歷程檔案會更有公信力。在經過審議討論以後,有超過八成的高中教師也認同學習歷程檔案的「課程學習成果」經過學校老師認證,比現有的備審資料更有公信力(見圖1.)。換言之,若高中端能堅持課程學習成果的認證原則一定要與課堂相關、且是由學生自己所做,學習歷程檔案未來在大學端審查時都能具備比過往備審資料更高的正當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同時也發現有15.2%的教師表示,曾經有學生以不是其課堂產出的作品,來向他們申請為課程學習成果(見圖2.)。另外還有超過40%的與會家長認為,未來「非常有可能」會有其他同學在課程學習成果上造假。這些數據一方面顯示著,目前還有許多家長與學生不了解,課程學習成果是需要和課程相關才能認證,造成高中教師作為「守門人」仍會收到不合理的認證請求。另一方面,家長們對資料造假的擔憂,也代表臺灣社會普遍對於非傳統紙筆測驗的書面資料審查方式,抱有一定程度的疑慮。因此,不少家長與教師也都建議,大學端未來還可以採用面試等方法,進一步確認申請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是由自己親手所完成。
而作伙學團隊也認為,未來「課程學習成果認證」是否能夠真正實踐由審議現場中,大學端與高中端都共同支持的兩項原則(分別是「學生自己所做」與「和課堂內容相關」),也將成為新課綱能否成功順利推行,與取得社會大眾信任的關鍵重點之一。
最後,作伙學團隊於11/12所舉辦的審議活動成果發表會中,已經將高中端有關認證時間與原則的審議共識與建議,提供給教育部參考。當天國教署也承諾,為避免勾選與認證課程學習成果和期末考撞期,未來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時間至少延到學期結束兩週以後。就作伙學團隊持續追蹤,近日教育部也已經發函給各縣市將上傳時間延後至學期結束後兩週。作伙學團隊希望能藉著上述制度改動,讓臺灣的高校師生在新課綱中,能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課程學習成果的認證和修改。此外對於認證原則的共識建立,則可以讓高中教師在認證的過程中更有方向、且不需要積極介入與強制學生上傳課程學習成果,並保有學習歷程檔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制度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