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雲林+屏東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24 雲林+屏東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1024雲林+屏東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面對學生程度落差很大

-積極的學生跟不積極的學生


表達詞彙的缺乏:

-在反思心得只有很好、有趣。沒有看見自我學習的過程。


學生的性向、志向不明確:

-對於科系沒有明確方向的學生來講,沒有辦法釐清自己準備的方向

  1. 以不違背孩子的發想為前提,去無存菁、讓作品完成度更高

適當的發揮引導的角色

過程也可以學習與老師溝通


  1. 提供例句、詞彙(請國文老師做文字上的潤飾)

  1. 應該再多花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大學科系的狀況(IOH平台探索、開設生涯規劃的課程,提供小作業、學習單。)

學生可以先鎖定自己適合的領域,再去探索。

如果遇到想要了解的領域,也可以自己跟老師提出。

高中端


是否應該要求最低上傳件數?

  • 學生完全沒有準備
  • 老師懲罰沒有達標的同學
  • 學校和系統公開學生和班級上傳件數,造成比較心態
  1. 在不公開個人資訊的前提下,促進良性競爭

-可以通知家長和學生了解個人的件數狀況,已經足夠。


  1. 有最低要求其實不為過,避免學生完全沒準備(1、2件也是ok)

  1. 系統端不公開學生/班級的個人上傳件數

作品

真實性問題

  • 老師要介入多少?
  • 補習班代做

發揮創意問題

  • 限制作品主題/各式/類型
  • 老師的專業領域,讓學生可能會無法在其他的領域做深入探索
  • 師資、人力的限制:老師規定跟教學的內容跟學生想表達的部分會有衝突

真實性:

老師還是有介入的必要性

舉很多例子,講出基本要求(那些可以寫、哪些不可以?)再讓學生自己發想(舉例而言:反思可以寫心情、探索的方式、找資料的過程、帶領團隊方法)

基本要求:某些關鍵字要寫到、盡量在課堂上面寫(老師可以當場給建議、發現問題)


創意:

不必限縮某一個老師教學的領域、某一個課程的作品上傳

作品如果不夠對準學生準備的科系,會需要再次提醒學生

大學端

- 地域跟資源的差異(未討論解方)

- 審查標準不明確

審查標準不明確

  1. 藝術其實很主觀,本來就是很不明確
  2. 高中自己對外獲取資訊
  3. 公開等級化標準,讓有好壞方向的引導跟區分
  4. 量化標準其實違背學習歷程的精神。應該要是學生擔任幹部之後,他學習了什麼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作品類型:課程活動成果(舞蹈、國文文本)綜整性學習紀錄(家族史、地理科補強)


過程

- 影片、圖片

附上清楚的文字敘述,說明從不會到會的過程

 

- 學習過程的呈現:呈現做了什麼事情來提升自己的學科表現

  1. 作文:蒐集高一到高二下的作文練習(批改的痕跡、與老師對談的紀錄),前後對比。統整之後可以呈現高中三年的的成長。
  2. 影音檔紀錄(口語、表達的技巧):拍攝一分鐘短片,對比高一到高二的改變。
  3. 用影片方式記錄連續性的改變(EX:筆記)

- 心得與反思

  1.  內容:學習成效如何、團隊合作的過程
  2.  與其他類似的作品比較
  3.  能夠呈現當下的感受

素養能力

-社會參與

與社會互動:公開表演;實際訪談;參與觀察;田野調查

(舉例:)

  1. 撰寫企劃書:為全校舉辦一個聖誕活動
  2. 參與競賽:撰寫觀摩、學習交流心得,呈現到不同場館、地區的感受

 

-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的作品缺乏呈現)

  1.  不管最終的問題有沒有解決,都可以以文字敘述(發現問題、尋找解方的過程)
  2.  用圖像的方式呈現前後對照(EX英文作文成績的提升)
  3.  以條列式說明遇到的困難(&以後遇到同樣的狀況可以怎樣解決)

-找資料數據證明:英文檢定成績

-邏輯思考

推論架構明確

運用排版:文章前半部提出問題;後半部解決問題,前後呼應

思考方式:可以以小論文的思考方式處理→找出問題、發現證據、最終有沒有解決問題?

作法:

用圖表說明;編舞的流程

格式排版

- 運用標題:呼應作品主題和細部內容

  有固定的大標小標

 --用小論文的方式去標註(字體大小、標題)

- 說明探究流程/過程

- 標記重點

- 運用圖表:有照片與圖片、圖表比純文字好 

- 在格式排版裡呈現特殊性(不失流暢、簡潔明瞭的閱讀)

   --名字放右上角、設計自己的名字

-間距、行距不用太緊密

   --PPT是一個很好的呈現方式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時間不足:還有其他科目、考試,要做到完美的作品需要花很多時間
  1. 善用不同的軟體:PPT的美編
  2. 精簡的呈現作品
  3. 重質不重量,專注在特定的作品
  1. 高中生目標不明確:性向不明確,很難發想主題
  1. 多做生涯探索
  2. 每個科目都先嘗試
  3. 重點:作品呈現學習的過程、素養能力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1.完整性、連貫性:

a.(格式排版)最前面一頁重點式條列呈現的素養、一般性能力

b.反思心得應和作品內容連結、具體

c.課程探究:背景說明、動機跟自己的連結

d.實驗設計:實驗動機、不同實驗步驟間的連貫性


2.格式排版:

                       a.明確簡潔、重點式呈現

                       b.課堂報告歷程的展現:需要整理、寫架構


3.學科知識呈現:

                       a.以簡潔架構呈現學科知識,以省思呈現學科知識的成長與過程

                           e.g.英語報告可以附上QA環節影片、以證據支持學科能力的展現


4.獨特性:

a.透過反思統整展現重點式條列呈現的素養、一般性能力

b.實驗設計的不同

c.個人特質:一般性能力-邏輯思考

                       d.多元呈現方式:學習單→放歷程記錄要有意義→寫學到的內容、省思

                                                    PPT→講稿內容

                                                    心智圖→思考軌跡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完整性-呈現學習單、小報告、筆記是否會不完整?

1.學習單須老師引導,列出架構

2.筆記應該要有學生整理過的痕跡

3.重點是要能夠呈現素養或相關能力

2.獨特性

ex實驗結果如何做出差異

1.每週學習單紀錄,透過列出反思心得,呈現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解決

ex列名實驗步驟心得反思、數據整理心得反思

3.呈現是否只要寫好的內容?

1..放上的作品若是因為錯誤進而衍伸反思則可以呈現

4.呈現應該完整(篇幅長)還是簡潔(篇幅短)?是否有篇幅限制?

e.g.社會科內容需更多背景支持理論篇幅過長

1.不需非常多的內容,而是整理後呈現重點與邏輯,讓沒有情境背景知識的人能夠透過清楚的架構呈現一目瞭然

e.g.社會科內容用圖像方式涵蓋圖表、節省空間;也可用附件把詳細資料放到報告最後

5.學生對於課程或實驗的「實作」不熟悉,需要花很多時間指導?

1.老師和同學階段性報告

2.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不同學生分級)、透過引起好奇心相互提升學習意願

6.作品如何符合智慧財產權?

1.呈現自己製作的作品或著清楚標示引用資料的來源

7.如何呈現學習歷程自述的重點?

1.呈現出獨特性-自己的能力、喜好、特質以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