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台中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07 台中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0807台中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系統端

因應疫情滾動式延後上傳期限,教師負擔增加,且若遇教師離職情形,會發生認證困難

教育部目前以「獎勵制度」鼓勵老師認證非自己學生的檔案
(但本桌教師們仍對此方法有疑慮)


建議->

教育部在下公文之前可以多詢問及了解高中端教育現場的狀況

大學端

 大學教授和高中老師難以達成平等對話,難以跳脫過往的審查思維;教授提供的思考框架難以帶回教學現場引導學生。

建議->

  • 在教育部主導下多辦理大學端教授與高中端老師交流學習歷程檔案的講座與研討,提供各科系在實際審查時看到的狀況,回饋給高中端以改善課程設計
  • 大學教授間可以多多溝通交流,更新對於新課綱和學檔相關之概念

高中端

   老師陷入研發公版和讓學生自由揮灑的矛盾,害怕限

         制學生創意,並且不確定設計是否符合大學端要求

三種應對模式:

  1. 折衷的「半公版」
  2. 不提供樣板,只提出check list
  3. 仍提供製作引導給較創意較少的學生,期待學生利用既定格式製作一遍後能對學檔有更多想法

學生端

學生缺乏動機,設計學習單但完成上傳人數少;多科同時設計作業,學生會應接不暇,若上下學期分科又進行不順暢。

 

可以提供良好範例鼓勵學生製作熱忱和目標,同儕間的激勵

 

第2桌(老師)

問題

解方

學習單或單元式科目呈現方式單薄(缺乏獨特性)可以怎麼增加豐富度?

  1. 若作品還有多種學科知識,建議讓多科老師認證作品,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呈現學生的多元能力,也可以解決有些科目較難備課的問題
  2. 前言增設教師要求,後方再佐以心得反思(為什麼要寫下這個答案),提供學生自己的想法,增加學生獨特性、豐富度
  3. 可以使用不同呈現方式,例如簡報、Word,或增加美編
  4. 依照課程成果定位,如果是特定單元野心就不會太大。老師可以先針對課程方向和升學進度去調配、設計內容,盡量結合學科知識和素養能力,透過單一主題去呈現學生特質

多元表現與學習成果的界線不知道在哪裡?

多元表現屬於學生課外活動,課程單元的延伸探究活動會偏好放在課程學習成果,不會放在多元表現

老師介入程度該如何拿捏?如果介入太多好像又變成老師的作品?

  1. 文科、社會科比較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的部分可以先針對作品的真實性批改,有無符合課堂要求,不會更動學生回答內容
  2. 自然科題目屬於是非對錯,這部分沒有適合解方

有些科目(多為自然科)比較不適合多元成果的產出,該怎麼辦?

自然科可能評分方式只有評量,建議學生可以先以評量為主做整理,紀錄一些思考過程也是一個好的做法

文字內容相同的前提下,增加美編、排版會不會比較有優勢?若特別去強調排版會不會反而讓作品失焦?

依照作品以及學生的特性決定。要針對內容和科目去決定呈現方式(簡報、Word文字檔等等),沒有哪一個作法是絕對好

老師被綁班綁課,沒有多餘時間參與研習

(未有適合解方)

學生時間不足,許多作業(大報告,或是必須回顧整個學期的學習歷程)積累在期末

  1. 老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可以設計成特定單元的小作業,分散學生的作業壓力。整個學期的大報告,也可以設定為分組作業,減少個人負擔
  2. 建議可以使用雲端記錄思考、學習過程,在學期末統整時會有較多素材

 

第3桌(家長)

問題

解方

系統端

  1. 上傳容量、字數限制可能會阻礙學生完整呈現其學習歷程
  1. 檔案上傳大小限制須依大學端對於作品的要求而訂

--上傳限制須依大學端審查學習歷程的要求、給分等資料進行量化分析,才能就學生需要多少上傳容量進行調整

  1. 學習歷程重質(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反思)不重量

高中端

  1. 高中端對於學生性向的探索、輔導是否足夠?
  2. 各校規劃差異大,部分高中對於學習歷程沒有規劃,保留給同學比較多自主空間但沒有作品可上傳;部分學校各學科要求作業多,學生負擔大
  3. 不同老師的認證標準不一,教師對於同學作品認證標準嚴格,導致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做的作品無法通過認證
  1. 加強高中端對於高一學生學習歷程先備知識的基礎教學並要求其產出作業,讓學生對於學習歷程有較清楚的輪廓
  2. 未有對應解方
  3. 未有對應解方

大學端

  1. 部分大學科系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態度較消極(認為學習歷程鑑別度不夠),選擇自行舉辦筆試,會導致學生製作學習歷程無所適從以及時間的浪費
  2. 大學審查如何看待學生摸索階段的作品
  3. 沒有前例,就算大學端、高中端給了範例,還是無法確定歷程的製作會否得高分、也無法安排學習歷程製作的程度
  4. 擔心學習歷程無法發揮鑑別度,導致最後勝敗關鍵還是在於學測成績
  1. 提供相關資訊的平台(如:各大學校系參採的素養能力、評分方式)給學生及家長,相關的資訊提供應該更暢通
  1. 由大學端提供理想的範例(例如參採項目應具備的基本形式、內容作為標準),讓高中生知所依循,大學端僅提供理想基本要求,也能避免一窩蜂模仿

--建議大學各科系將過去理想備審資料的範例及其元素整理、上傳到招聯會網站

  1. 未有對應解方

學生端(未討論)

  1. 如果學科導向的課堂只有安排考試,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製作學習歷程?
  2. 每堂課有各自的學科進度,也幾乎都有安排學習歷程檔案的規劃,使學生分身乏術,學生認為不需要每科都做

    未有對應解方

 

第4桌(學生)

問題

解方

高中端大學端學生端


作品呈現上

  1. 老師引導不足、希望有清楚指引
  2. 作品100字簡介、心得撰寫如何讓大學教授亮眼吸睛
  3. 單學科課堂的課程成果呈現太過單一


  • A1: 可以先依老師的課堂要求決定自己的作品方向。作品呈現的架構則可包括:課程說明、課程歷程研究、研究歷程、心得反思。
  • A2:
    • 可以將「課程簡介」、「心得反思」濃縮部分內容放進作品摘要(但對於高中生而言,這部分寫作仍點困難)。
    • 除了100字摘要,希望可以有其他方式來吸引教授目光。例如:30秒的影音檔等等。
  • A3: 
    • 課程安排:希望學校能安排相關師資課程,讓學生作品能有跨學科領域的結合。
    • 學科選擇:選擇作品主題時,如果有跨學科的元素(包括歷史、地理、公民),可以選擇某一科目來上傳(例如:歷史元素較多就上傳為歷史科作品)。另外在作品說明時,提到作品有跨學科的元素。
    • 系統、制度修正:學校上傳作品的系統希望增設「跨科目」的選項,再請相關科目的老師協助認證。

學生端

準備作品負擔過重:必須同時兼顧學科課業、需要花費額外的課外時間

  • 延長繳交期限:學生在學期期間需要負擔沈重的課業壓力,寒暑假時間是最好的準備時間。因應疫情,現在「九月底的繳交期限」相對合理。
  • 刪除每學期的繳交期限:現行制度每學期都有繳交期限、每學期雖然可以繳交六件但都不完美。如果能從高一開始讓學生們開始準備作品,花三年時間磨練出六個好作品、在高三時統一上傳是相對理想的制度。這樣也有修改、精進作品的機會。

學生端

多元表現呈現:想要呈現,可是個人參加時沒有照片或活動證明的話就無法證實

  • 反思心得的寫作:多元表現的類型有很多種,除了參加活動的證明以外,寫下活動過程、素養能力的培養等心得反思,是可以嘗試的做法。
  • 學習歷程自述的說明:在大學申請學習歷程自述中串連經驗,將自己擅長的素養能力、素養能力對自己的幫助寫出來。

高中端

自主學習計畫:每週一小時的時間不足、希望學校安排可以更完善

  • 時間安排:每週兩個小時的安排會比一小時來的充足。
  • 開設微課程:部分學校會開設高中端與大學端合作的「微課程」,由大學教授協助指導,可以補充到高中學科知識以外的東西,對有些同學來說幫助滿大的(但有人質疑:這並不是「自主學習」的範疇)。

系統端

作品上傳系統

  1. 事後想要修正卻無法
  2. 還沒考學測不知道自己會考上什麼學校科系,害怕自己三年內做的學習歷程檔案對於升學申請沒有幫助
  • 既有制度的解方:每學期上傳的作品只是預備升學用,並不是最後給教授看的成果。可以到高三再選擇這三年中最好的作品寄出申請。而且高三時多數同學已確認志向,可以選擇適合的備審資料去申請。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通用的做法:


  • 除了本科知識之外,將心得反思上放進更大脈絡的知識訓練與能力素養中,呈現跨科的一般性能力
  • 不用太過拘泥特定形式,重點是要能凸顯出學習歷程、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獨特性
  • 家長認為學習單、標準化的作業能引導學生完成作品(例如:提供脈絡與架構),並且學校須提供相關能力訓練,以及在制式表格中留予彈性空間表達個人特色
  • 建議學生在課堂中建立紀錄思考脈絡筆記的習慣,說明作品製作經過的思考歷程

本桌呈現類型形式:

學習單實作作品專題式探究成果課程活動成果


不同形式的做法:


  • 閱讀心得類若要避免太過主觀情感的發揮,可加入書評討論書籍背後的學術背景
  • 實作作品(例如比賽經歷、作品發想過程)有呈現歷程更能看見學生個人成長
  • 學習單類若要上傳,可多提供學生書寫歷程與反思的空間,展現不分學科的素養能力
  • 專題式探究成果多為分組作業,應真實呈現分工貢獻情形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學生認為創作實作作品時或許有心路歷程,但不見得有特別突出之點

  1. 老師可適時題點學生標出亮點
  2. 運用文本分析能力,例如看一本書,除了本身內容之外也能思考該本書是在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中產出?反映出了何種社會狀態?

學生書寫指定作業之外多元領域的內容,造成老師在認證作品真實性以及給予個別指導兩個方面的負擔

  1. 通常自行做額外延伸的學生學習動機強烈,應不致數量多到造成認證上很大的負荷
  2. 教師可以選擇認證與本身科目專業相關性高的作品

學習單的同質性高,容易造成大學端審查辨識不出特色

  1. 固定格式外給予自由發展的空間

團體報告中組員貢獻及勞役不均的問題

  1. 教師應在教學及認證現場把關,避免搭便車現象
  2. 貢獻較多的學生呈現出的層次和深刻度會比搭便車同學高
  3. 可以清楚、真實呈現分工的過程

在「脈絡式呈現」和「突顯亮點」之間取捨的問題

  1. 審查教授之間會討論,秉持從頭看到尾的原則
  2. 呈現形式需與學科特性結合(例如:地理探究講求科學與邏輯,提問與結論可放前強調;歷史專題強調反思,重點可放後)

學生不一定具有在過程中意識「這是可以記錄下的思考脈絡」的後設認知

  1. 學生認為可利用影音或影像即時記錄實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障礙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呈現類型形式:

課程活動成果實作作品綜整式學習紀錄


素養能力過程獨特性

  • 可以書寫學習的過程、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以及作品的動機、目的等等
  • 要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重點及要呈現的個人特質
  • 提升學生資訊能力(全形半形、呈現方式)

格式排版

  • 可以使用條列式標示重點
  • 將重點放在作品開頭,用摘要整理
  • 製作大綱(陳述活動核心內容:參加動機)
  • 用心智圖、魚骨圖補充,讓教授能一目瞭然
  • 用表格列出執行目標、達成率,讓教授可以看到學生的自省能力
  • 注意文字大小以及統一格式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如何呈現學生的獨特性?
  1. 學生可以多陳述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2. 不用在課程學習成果煩惱,在其他準備檔案(學習歷程自述、多元表現等等)中也可以呈現
  1. (承上題)高一生製作學習歷程作品遇到的問題比較微小,困難應該要陳述到什麼程度?

待解決

  1. 內容與美編要如何做取捨?

先著重在內容,有餘力再處理美編的部分,美編以看得舒服為主就好

  1. 學生具備的能力(資訊能力、編輯能力)無法符合教授所期望的課程學習成果形式,要怎麼給予協助?
  1. 從高一有規劃的安排訓練學生的能力規劃方向:
    1. 一年級學習資料統整
    2. 二年級學習資料串連能力
    3. 三年級做綜整完整呈現
  2. 希望教育部現有資訊銜接課程,希望能提供格式排版、word使用的相關課程(教育部現提供程式設計課程,對學生似乎沒有直接幫助)
  1. 是否能讓學生在高三有機會再做修改、補充?如果不能做修改的話,作品在升學上是不是沒有幫助?

如果高一的作品架構不理想,還是可以透過作品的比對看出學生的成長,在高三把高一、二的歷程用綜整性的方式呈現

  1. 怎麼客製化自己的備審資料?說服欲申請領域科系的教授

專注在共通性素養能力,降低專業領域學科知識比重

  1. 學生無法精準掌握素養能力的原則,要怎麼協助學生?
  1. 老師端:可以適時介入提點
  2. 學生端:每個學生有興趣的領域不同,建議高中端可以安排共同時段幫助學生找尋方向及該科系應具備的素養能力
  1. 使用簡報與文字檔呈現哪個比較有優勢?

重點在於成功傳達資訊,PPT在美編上會有較多彈性(需要口語補充),用word比較能描述清楚,但是如果可以達到傳遞訊息,只要內容完整,用什麼形式並不是重點

第3桌

本組分享類型:專題式探究成果、實作作品、課程活動成果

共同原則

  • 反思:明確且具體寫出困難(例如:避免只寫 很有意義、有困難...),指出核心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及所學方法的應用與延伸
  • 格式排版:摘要說明課程背景、作業目的和實作動機(例如老師所提供的項目表格),有條理的整理相關資料
  • 過程:詳細說明各階段的學習過程和註解(例如在各階段成果說明步驟)
  • 獨特性:在團體報告呈現出每個成員擅長的能力,在反思心得可以呈現出來,建議學生將''個人''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解決方法在反思部分呈現
  • 完整性/過程:
    • 除了每個階段性成果加上一些註解,也可以在綜整心得內闡述為何選擇該作品,賦予該作品生命
    • 實驗類型的課程實作,要呈現選擇該主題的動機、實驗假設與結果之落差、以及研究心得及其反思
    • 若有參考資料,可以加入資料來源,佐證資料查找的素養能力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團體報告如何呈現個人獨特性,如何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凸顯個人特色?

 

  • 團體報告中常會有搭便車的情形
  1. 透過選擇組長,於其報告中呈現組員於其中負責的工作
    --分工表
  2. 各組員在報告中描述自己負責的工作,由組內互評
  3. 在團體報告中,成果是呈現團隊討論後的內容,但在反思部分特別凸顯個人對於團隊討論成果的心得
  4. 最後勾選的歷程檔案不要都是團體作品,也要提供個人的
    -->呈現團隊合作能力及個人能力

  5. 高中老師和學生需要再溝通作品要呈現的是合作能力或個人能力,進行取捨

  6. 大學老師注重同學的真實性
  • 新課綱學習歷程重要宗旨:引導同學探索自己的個人特質
  • 針對團體報告撰寫反思:呈現同學個人在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些最終也會在面試中得到驗證

自我要求高的同學,很容易花費很多心力在每堂課程的報告上,是否要每個報告都很用心做?

  1. 針對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發展能力,結合不同科目製作一作品
  2. 針對不擅長的科目,只需將學生從不會到會的學習成長過程呈現出來就好
  3. 同學可能有的拖延症、不斷修改作品影響期限,應加強時間管理、自主選擇方面的指導,協助同學取捨和管理,也有助於效率的提升

自主學習方面的拖延,是因為是第一次被賦予自我決定的機會-->應從小讓小孩有機會嘗試、探索、做決定

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如何鼓勵和引導?

提高學生學習意願,在高一提供多元探索機會,探索越早對學生越好

 

第4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作品要點

  • 展現素養能力:除了學科知識以外,也重視素養能力的展現。讓大學教授從作品中,看見學生的素養能力、連結科系的核心能力。
    1. 閱讀理解能力:透過讀書心得的寫作,來了解是否有掌握該書的主旨。
    2. 解決問題能力:實驗心得中具體說明遭遇什麼困難,進一步說明如何解決問題、修正改進。
    3. 口語表達能力:代表小組上台報告的照片等紀錄。

    • 呈現學習熱忱、獨特性:知識不只是停留在學習層次,若能進一步運用、實踐會更受到大學端審查的青睞。
      1. 自主性:從修課動機跟心得撰寫看出「自主」延伸學習探索、有興趣的部分,讓教授看到學生的學習熱忱。例如:學生自訂題目、自己動手做實驗、買實驗器具等
  • 獨特性:在心得中呈現自我探索的過程,了解自己的興趣並延伸學習。

作品形式(完整性)

  • 作品呈現方式:附上目錄、摘要(了解作品的來龍去脈)、心得與反思、圖文並茂、字數編排清晰、簡潔。
    1. 綜整性作品的呈現方式:在作品前呈現目錄、摘要,提示審查者特別注意的地方。摘要也可以放一個作品的內部連結,方便審查者直接看到作品的重點內容。
    2. 專題探究可參考的方向:發想動機、邏輯推理、團隊合作、學習心得等。

可能的困難

解方

Q1: 作品如何呈現比較能受到大學教授的青睞?

  • 格式要求
      • 圖文並茂、字數編排清晰、簡潔、附上目錄(可以了解作品的來龍去脈)
  • 內容與過程
    • 需要有心得與反思(例如:實驗過程的修正、收穫等)
    • 如果學生所做的作品非高中老師的專業領域,老師可能需要查找相關資料做指導。
    • 作品呈現需要讓大學端感受到學生對於科系的認同度高。作品呈現與科系的核心能力、興趣相關。

Q2: 作品使用PDF/PPT的格式問題重要嗎?

  • 主要都是PDF檔,大學端比較好閱讀、電腦可以放大、縮小、版面也不會跑掉。

Q3:會不會因為特定的作品呈現方式,影響大學教授看到學生的基本能力?

  • 大學端希望看到的是學生的素養能力,而不是作品的呈現方式。但排版仍是審查的一部份,多少會影響分數。

Q4: 學生若暫無明確目標,高一的學習歷程是不是每個領域都要嘗試?

  • 不需要。學習歷程檔案的寫作,是要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發覺自己的興趣。不論做哪一學科的學習歷程檔案,運用的素養能力是放諸各領域所適用的。

Q5: 作品呈現方式

統整性的心得反思要放在作品前面還是最後?

學習歷程(例如:課程綱要、學習過程等)呈現的細緻度應該如何拿捏?

課程中的學習單、PPT、影片直接用外部連結呈現,會不會比較合適?

  • 心得反思的寫作順序:沒有絕對的答案。不過,可以將有新意、受教授青睞的心得放在前面、一般性心得可以放在後面即可。
  • 形式:
    • 將各作品的內容(例如:各課堂的簡報)整合進同一個檔案(例如:word檔條列式整理)上傳平台比較合適。但要在作品前面放目錄、摘要將重點呈現、其他則用附件補充。
    • 擷取重點呈現:擷取重要的學習單、PPT內容整合進同一份作品即可,才不會導致版面過於繁雜。
  • 比起形式問題,學生作品的「真實性」更重要。

Q6: 在自然科的作品中,如果學生基礎知識能力不足(例如:實驗模型設計錯誤),老師必須實質指導、必須積極介入,可能會導致學生「真實性」的減損?

  • 高中老師表示:由於專業知識、累積實驗數據、耗費的時間必須花費很多心思,學生通常會選擇比較保守的研究主題。
  • 大學教授表示:如果超乎學生能力的實驗,可以接受老師的介入。讓學生透過學習過程,學習到之前未接觸過的知識是很好的。可以在面試過程中來驗證真實性、對實驗的貢獻度。
  • 學生表示:
    • 老師會先請學生主動查找相關資訊、再指導學生資訊的正確性並額外補充相關知識。
    • 也有老師介入程度不多,讓學生有自主空間可以自己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