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05 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05台北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 第1桌(老師) | |
| 問題 | 解方 | 
| 學生端小組報告如何確保公平性? | 【公平性】 
 | 
| 學生端同學不知道怎麼寫反思心得、過程? | 【過程、獨特性】 
 | 
| 高中端 
 | 【老師介入程度】 
 | 
| 學生端 學生上傳意願低 | 【學生上傳意願低】 
 | 
| 學生端 難以蒐集可以呈現「歷程」的材料 | 暫時沒有時間討論 | 
| 第2桌(家長) | ||
| 問題 | 解方 | |
| 學生端 | 如何呈現作品 
 | 
 | 
| 學生不清楚職涯方向 | 
 | |
| 製作作品花費時間太多 | 
 | |
| 高中端 | 師資問題 
 | 
 | 
| 第3桌(學生) | |
| 問題 | 解方 | 
| 系統端 上傳容量不足,僅10MB,無法完整上傳影片 | 系統端 把影片中的影片節取下來放在PPT,或剪輯成小片段或上傳至youtube後放連結 | 
| 高中端 學校課程品質和期待 
 學校協助學習歷程檔案不足 
 
 | 高中端 學校課程品質和期待 
 學校協助學習歷程檔案不足 
 | 
| 大學端 不清楚大學端對學習歷程的期待 
 →不清楚大學要什麼 其他入學管道資訊少 
 | 大學端 不清楚大學端對學習歷程的期待 
 
 
 其他入學管道資訊少 
 | 
| 學生端 時間不足 
 
 | 學生端 時間不足 
 (但第八節做學習歷程檔案恐使學生被迫參與第八節) 
 | 
| 第4桌(學生) | |
| 問題 | 解方 | 
| 不了解大學端想要什麼樣的學習歷程、如何作審查? | 學生端的想像 
 **評分的應著重內容,而非形式 
 | 
| 課程學習成果只能上傳3件,多元學習成果能上傳10件,不確定大學端如何評量兩者? | 
 | 
| 學習歷程上傳期限限制在單一學期,不能回頭修改作品,有礙於作品完整呈現(不確定大學端傾向階段性還是全面性的作品?) | 
 
 **可能會缺乏老師的認證(不是每學期都有該課程) 
 
 
 | 
| 高中端:老師對學習歷程不了解,但要求老師了解新課綱的所有資訊是有困難的 | 
 | 
| 高中端:缺乏對學生製作學習歷程的引導/學科導向的科目只有安排考試,缺乏學習歷程的素材 | 
 **目前一學期只到班一次,希望可以提早開始 
 **但這樣的探索成果不確定要放在課程表現還是多元學習成果 | 
| 未討論完的問題 | 1.部分高中課程所開設之課程名稱與學生最後呈現的作品不符,不確定大學端會不會看到開設課程名稱?(懷疑老師認證的可信度) 2.不知道如何在團體報告中呈現獨特性? | 
下午場海報彙整
| 第1桌 |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本桌呈現類型形式: 專題式探究成果(實作作品)、綜整性學習紀錄、課程活動成果(實驗紀錄) 過程 脈絡/反思心得 
 
 素養能力 脈絡/反思心得 呈現「從哪些管道和方法,獲得哪些知識與能力」 
 摘要/格式排版 以表格、文字等等統整比較繁雜的資訊,這樣也更可以呈現素養能力(如統整、排版的能力) 獨特性/真實性 
 
 完整性 有架構的說清楚目標、說一個吸引人的故事 其他 上述原則皆可善用摘要、索引/書籤呈現,把作品內容加以分類、提升層次 【動機與目的(脈絡)、歷程與結果(過程/脈絡)、反思與回饋(獨特性)】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高中端未必能聚焦呈現上述原則(如「動機與目的、歷程與結果、反思與回饋」) | 系統端:設置索引/分類系統 | 
| 
 | 從歷程與成果本身,也可以看到素養能力 | 
| 
 | 比起上課的內容,更鼓勵從課程主題連結至延伸學習,聚焦(內容與格式)呈現同學上課學到的內容與反思 | 
| 作品主題和學科內知識較沒有關係,不確定這部分大學端是否想看? | 比起單一學科知識,可以著重呈現一般性素養能力 | 
| 
 | 
 過程 
 | 
| 
 | 
 | 
| 反思心得「未來展望」怎麼寫?會不會太廣泛? | 有意義、依據的連結未來的研究議程是加分 | 
| 第2桌 |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本桌呈現類型形式: 課程活動成果、專題式探究成果、實作作品、綜整式學習紀錄 理想的作品形式 把學習歷程檔案是一個推銷自己的工具,針對作品文章去包裝。不只是呈現當下作品,同時也要加以說明,以平常心對待即可 真實性、過程 
 獨特性 
 格式排版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 
 | 
| 
 | 
 | 
| 
 | 
 | 
| 第3桌 |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本桌呈現類型形式: 課程活動成果 專題式探究成果 綜整式學習紀錄 內容 
 過程 
 呈現 
 獨特性 
 綜合性意見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桌 |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專題式探究成果 
 綜整性學習紀錄 
 課堂實作 
 完整性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以學習單為學習歷程檔案上傳,可能反映太多的資訊 
 | 
 -->著重者為該課堂後學生對於該學期課程的綜整性反思 | 
| 影片可提升作品完整性,但要如何呈現? | 
 | 
| 100字自述內容寫什麼比較好? 
 | 
 | 
| 如何在團體報告中呈現獨特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