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雲嘉南場海報成果

2023/09/17 雲嘉南場海報成果

2023-11-06

上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老師、家長)

問題

解方

學生剛進入高中,對於歷程檔案的製作方式是茫然的,不知道要上傳什麼成果才會符合大學端需求,也不可能光靠學生個人製作。




  • 家長:
    • 請教其他有經驗的家長
    • 找尋網路上公開諮詢,不盲從他人說什麼好、什麼不好,比較不會慌亂。(如參考作伙學、優歷)
  • 學生:
    • 高一時可以先透過刪除法篩選科目或興趣,後續也可以從社團和營隊來確定方向。
    • 高三下學期再檢視過去上傳的所有資料,依校系需求補充資料。
  • 老師:
    • 導師可協助檢核已上傳課業成果,並個別了解學生需求提供後續協助。
  • 高一老師可以先了解學生喜歡什麼學群,依據學群需要協助調整學生製作內容。
  • 高二、高三可以結合學生個人特質協助從過去的作品加深加廣,或是學生已經有明確目標,也可以依照當前目標增加作品。

學生時間不夠,實際上會需要花很多時間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 學生常在學期結束後才有完整時間整理資料,因此上課時需要培養習慣,盡可能妥善蒐集與保存課程相關資料
    • 要習慣在課堂中存放上課討論紀錄、影像照片、學習單、實驗數據
    • Po 在 line 上的資料,要趕快存下來

學習歷程檔案看起來什麼都可以做,但哪些對學生真的有幫助?

  • 大學端並不是想看一直都很完整的歷程。
  • 高一先求有,高二再求好、如果有喜歡的領域,可以配合當下課程延續高一作品做下去。
  • 根據學生的特質給予不同幫助:
    • 目標明確的學生:可以督促學生深耕、完善
    • 目標不明確的學生:至少做好基本盤


學習歷程檔案立意良善,但學檔與學測申請掛鉤,造成學生壓力太大,壓縮到日常活動的時間




  • 各校不強制每學期要傳,讓學生自行規劃、摸索自身學習路徑。
  • 現在其實就有開放的選項:高三後另外準備的PDF
    • 產生的疑惑:大學教授評判不同資料來源的公平性為何?


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對學生壓力過大

  • 進入高中前沒有培養製作相關能力就要去做學習歷程檔案、超過學生能力

兩個建議:

  1. 進入高中前:
  • 進入國民義務教育,就開始指導學生從簡單的做起,到了高中就能熟練製作,高中老師和家長也能更輕鬆的協助。

  1. 進入高中後:
  • 高中的課程諮詢教師會對學生事前訓練
  • 階段性準備:在高一先仿照模組產出作品。但要強調的是,模組給予的是思考框架。
  • 框架有時會限制學生發揮,因此也要提醒同學框架只是參考,最後要生成自己的內容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若組內無共識請分述正反方意見)



  • 認為可以考的原因:
    • 考量到有學生會在學測發揮失常,分科可以是第二次機會
    • 不考對社會組同學可能更不利,分科的其他科目無法彌補學測成績失利的損失,難以考取理想校系。

  • 認為可以不考的原因:
    • 短時間提升國文、英文能力有困難,因此覺得不考也沒有問題。

配套措施(例:考試方式、課程安排、輔導措施)




  • 方案一:在分科有第二次考試機會,最終分發時在兩方取其高者採計。

  • 方案二:比照過去指考,國文綜合能力再給一次機會,更完整的話是寫作也可以再考一次

 

第2桌(老師、學生)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 簡報在課堂中可以用口語表達,但教授只會閱讀書面資料,如何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簡報?


具體的製作建議:

  • 簡報的文字要精要,但在影像或畫面呈現上要有吸引力。文字可以轉圖表表示。
  • 要聚焦到「個人反思」。除了精彩漂亮的敘事,「失敗、挫折」的經驗也很重要。

學校的改善措施:

  • 提供更多輔導資源和資訊。有時候學生求助無門,學校和老師應該要具體讓學生知道有哪些諮詢管道。

高中端

  • 學生製作學習檔案的動機不足,老師如何給出協助?


  • 學生有動機但無從下筆,老師怎麼提供協助?

如何增加學生的動機

  • 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強調學習歷程與志向探索、學習成長有關,進一步也是未來大學教授認識你的管道。

如何提供學生協助

- 要不要公版?

  • 可以提供範本,不過不是讓學生照抄,而是要讓學生知道製作重點、學檔應具備哪些元素。
  • 學生可以透過引導意識到自己學到什麼
  • 讓學生知道學習歷程檔案內應有的元素
  • 要和過去自己的經驗、未來希望的延伸有關聯
  • 課程很常是小組合作,大家做的主題可能很雷同。不過老師要強調每個人的想法、反思、延伸運用都不一樣,要展現「個人特色」。
    • 遇到變化的時候怎麼因應、口語表達、協調過程,雖然有共同的東西,但是每個人強調的重點不一樣
  • 老師給的協助不足時,學生怎麼自救?
  • 採取主動學習,不只看老師給的資源,也可以線上搜尋類似課程、科目做過的範本。
  • 諮詢學長姊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

  • 未必要考:
    • 如何訂定共同範圍是個問題
      • 國英是長久的累積
      • 不知道怎麼考比較細,教授出題不好出(因為課本考得少)
    • 高三下不用準備分科測驗的話,國文課能有比較豐富的課程設計。

  • 期待國文考試具備文字應用、文化承載相關的特色,也增加學生唸國文的意願
  • 要考:
    • 單次試驗的代表性有疑慮
    • 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配套措施

 

下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作品呈現內容與方式:
    • 著重心得反思
    • 整理與呈現時換位思考,從系所招生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準備資料
    • 使用更能展現個人特質的呈現方式,例如 SWOT
  • 美化設計:可以參考大學校網使用的顏色、推敲校系的喜愛&習慣性

  • 學長姐的建議:
    • 高一要先知道想要幹嘛,或是在不知道的狀況下去各種嘗試,不需要害怕失敗,先盡可能產出作品
      • 目標不明確時,製作檔案的方式可以是選擇一門有興趣的學科,將自己如果學習該學科、如何複習、做筆記以及找出延伸閱讀的方式做成 PPT
    • 高一時可以憑藉當下興趣去製作未來校系可能需要的歷程檔案內容。
    • 高一是探索階段:高一製作的作品比較不會直接呈現給大學端;但在高二比較有目標時可以回溯高一的東西,使後續作品比較有連貫性。透過彙整的方式修改過去的內容,最後做出更具完整性的作品。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可以怎麼幫助高中生探索方向?

  • 做閱讀報告,不過度限制選讀書籍,鼓勵學生多方嘗試有興趣領域
  • 延伸課外閱讀,增加對議題的思考能力
  • 輔導室、教務處、課諮老師:性向測驗,幫助了解自身特質、優點與長處
  • 外部資源:凡鳥手札

高中同學要怎麼做時間規劃?

要看個人秉持的價值觀,沒有一定的答案

  • 時間規劃:沈浸於社團的同學,投入社團、課外活動等需要嘗試和課業做平衡,否則有兩頭空的風險
  • 可利用社群網站發文即時記錄當下心境與資料,到學期結束時也能做整學期的回顧,避免遺漏上傳

基本能力是重要的,但要如何同時兼顧課業課外活動

  1. 課業有餘裕也有明確目標:篩選活動,專注單一目標來分配與課業之間的時間
  2. 課業有餘裕沒明確目標:課程認真聽講,課後多方探索 
  3. 課業沒有餘裕但有明確目標:善用校外資源支援課業,用更高效率的方式穩固課業
  4. 課業沒有餘裕也沒有明確目標:暫時沒有明確興趣時,可以從表現好的科目著手

學生之間的城鄉資源差距問題

  • 透過線上資源(開放課程)或自行尋找資源
  • 高中端可以提供學生更多選擇
  • 大學端在審查上要意識到城鄉差距的問題
    • 審查時是想要看到實在與誠懇的作品
  • 老師設計課程時要提供有趣、好的材料呈現
  • 如果無法平衡城鄉落差,希望能呈現出學生的基本功能力的成長

 

第2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可能的困難

解方

  • 高中端流傳大學端不是很重視學習歷程,都直接看學測成績或校名,讓學生動力更低

  • 學測分數、學習歷程檔案在總成績的佔比是怎麼被決定的?
  • 一階篩進來的學測成績其實差異不大,所以很容易用學測以外的成績蓋過。比學測比不出所以然,很多校系都會自辦測驗、審查,可以加重這方面的比例。

  • 系所都會追蹤學生未來十年以上的表現,判斷這一套篩選機制是否需要修正。每年會滾動式調整。
    • 比方學測分數和一般性的閱讀能力有關。
  • 能否調整一階的篩選倍率?讓學生被一階擋下的機會降低

審查方(教授):

  • 數量問題:審查量非常大,審閱時間拉長,現在又有 ChatGPT 讓判斷難度變大。
  • 時程問題:時間不夠,教授只有一週左右進行書審和面審。因為有不知道學生懂多少的顧慮,所以拉長面試時間,但面試也是耗神的過程。

  • 擴大篩選倍率對大學端而言很吃力。
  • 教授累到受不了反而沒辦法給出正確判斷

申請方(學生):

  • 有些學生把科系當「備胎」,排擠其他人的名額
    • 教師可以道德勸說
  • 家庭、輿論也會造成學生選填志願的壓力。教授覺得學生家長太恐慌,有無減緩申請大學焦慮的方法?
    • 主管單位要把錄取資訊公開出來。很多資訊其實是公開的,重點是學生、家長不知道要如何近用這些資訊,可以有人進一步分析、整理,正確評估。
    • 教育部能直接提供書面資料至各個高中
    • 建立公開的資訊平台整理資訊
  • 高一、高二要怎麼輔導學生定向
  • 老師積極告訴學生要及早準備
  • 參加校外活動
  • 108課綱有助於學生發掘興趣,但還是要有引導。
  • 高三要怎麼「補救」未定向時的成品
  • 即便不具備密切關聯,還是可以放上自己的學習反思
    • 比方說高一高二沒有關聯性的資料,可以轉化成「試了卻發現沒有興趣」的反思。
  • 自主學習上傳「一份」不錯的就好了,可以把高一、高二的資料整合進高三的資料中。重質不重量。

  • 教授:
    • 自我探索,還沒決定方向,但仍持續採取行動,就是值得呈現的過程
    • 不要為了討好、拿高分寫作文(強調要是真的)
  • 「真實性」在高中如何落實?
  • 從具體的、生活的細節出發,能作為真實性的證據
    • 不滿意自己,可以有行動,把行動寫出來就會真實
    • 放討論的照片
    • 跟學生說,面試可能會問書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