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09/17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11-03

上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高中老師)

問題

解方

1.學生製作學檔動機薄弱、被動






(1)讓學生找到興趣,強迫學生恐使學生壓力大

(2)設定主題與作業框架:

  • 課程開始時先簡介學習地圖、框架,讓學生填空
  • 探究實作課程設定作業主題
  • 給學生模板、素材(學生可能當作應付學檔手段)

(3)讓學生了解學檔意義與實用性

(4)學測時間延後與分科測驗名額減少,讓同學意識到學檔重要性。

2.學生無法紀錄日常學習歷程,無素材

(1)學生使用手機搜集學檔素材,查找資料效果好,但在其他課程可能不專心。

(2)給學生平板,但可能造成學習檔案素材斷裂

(3)著重呈現學生反思能力,提升基礎的文字表達能力

3.資源不足,高一無法做出滿意學檔,時間不充足,語文能力不足,無法呈現學檔重點

(1)高一進行多元表現(e.g志工服務)

(2)高一能力、資源不足仍能上傳,老師安排進行階段性學習,幫助學生呈現不同時期的成長

(3)老師、其他資源進駐提供製作學檔統整資訊、工具,幫助學生完成架構完整學檔、呈現亮點,符合大學教授期待

4.程度落差大,幫助程度落後學生難度大

(1)由輔導處提供資源進行協助,幫助中後段學生維持最低標準的學檔內容

5.學習歷程檔案真實性

(1)老師幫助學生修改作業與學檔並給予修改建議,學生若不想修改,尊重學生決定。

(2)審核主要針對錯字、主題是否明確。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


  • 加考:多一次補救機會


  • 不加考:

配套措施

  • 加考配套:讓學生自由選擇考科

  • 不加考配套:維持學習完整性
    • 讓學測上的學生和考分科的學生分開,避免互相干擾。
    • 老師設計跨領域的課程教案
    • 大學端提供課程(e.g讓學生了解大學學習規劃)。

 

第2桌(學生、家長)

問題

解方

高中端

  • 生涯探索:

    • 生涯探索課程內容模糊、太少、僅老師口頭授課不易理解校系
  • 生涯探索小組報告意義不大,因組員性向不同
    • 生涯探索課程讓學生回家準備報告,增加學生負擔
  • 大學教授的文理組資源分配不均(二類尤其缺乏)
  • 選修課程內容不一,效能模糊
  • 學校協助落點分析與設定目標志願,但學生未有強烈動機





高中端

  • 生涯探索:
    • 高一多探索、高二深入
    • 利用課堂時間看IOH、yory
    • 學生希望利用生涯探索課程時間探索,而非課外時間增加學生負擔
    • 期望課程不足可以舉辦活動、網路資源補足
    • 若學校資源不足,希望教育部給予資源與指導

高中端

  • 課程內容不扎實
    • 課程效率低
    • 老師素質落差大
  • 希望網路資源改善,弭平學校、老師素質參差不齊
    • 檢視不同課程的效益、建立課程監督系統(定期審查教師授課內容)
    • 建立校內和與教育部的申訴老師機制(對高中:課程內容、資源提供;對大學:學檔標準、技能提供)
    • 統一修習開放課程,減少校間差距(選手訓練課程可以保留)

高中端

  • 學檔製作:
    • 課程呈現很考驗老師功力,課程豐富度影響學生學檔呈現,難以呈現個人特色
    • 各校學檔繳交期限不一(差異大)
    • 不知道教授期望看到甚麼內容,故沒有準備方向,且學校給予指導不足
    • 高中大學間交流不夠頻繁,高中端沒有頭緒
    • 製作能力不足(自我展現、剪輯、寫作等)
    • 學校有提供學檔製作模板,但難以在固定模板中展現自我獨特性
    • 沒有評量機制,不知道自身能力與何以進步

高中端

  • 學檔製作:
    • yory學習歷程檔案製作協助平台(內有AI評鑑)
    • 學校提供學檔準備指引
    • 參與大學學檔分享會
    • 寫完學檔後可以提供老師對學生一對一問答
    • 與他校交流(培養與舒適圈外對話的口說能力、觀摩他人作法)

大學端

  • 多開大學學檔分享會

學生端

  • 準備時間:
    • 高一、二時沒有將學習歷程視為重要的事情,到高三後才一次衝刺
    • 高中生很多放學還要補習,回家後還要讀書寫作業,有些人還有玩社團,因此睡眠時間不足
    • 繳交前兩週需密集準備,加上學期間忙碌,繳交期限太短,也使成品品質不佳
  • 課程負擔大,不知道重心要放在哪裡

學生端

  • 減少不同性向之報告負擔
    • 比如文組同學可減少自然科探究與實作之報告
    • 因學生已大致定向,其餘報告無法增進生涯探索
    • 增加學生自由度
  • 課程內容、作業要求統一
    • 平衡不同班學生的付出程度與成績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

中立意見

  • 原因:若不考,希望能不考就不考;若考,增加補救機會,各有優缺點故認為未有特定立場

考國英

  • 原因:自身國文不好,希望有第二次機會,且國英較無範圍認為影響不大
  • 原因:國英是基本能力,認為較重要,加上自身國英程度較佳,希望採計分數


配套措施

  • 課程安排:強加規定高三的統一教材,弭平公平性疑慮
  • 考試方式:希望可以自由選擇採取學測或者分科成績


 

下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1. 不必花錢請人排版,著重易讀性
    1. 老師引導時提供架構,著重內容。
    2. 分段呈現、圖表擷取重點。
    3. 顏色不要過多,使用標題以及重點色、圖形凸顯重點。

  1. 優良表現提供具體內容(獎狀之外也要提供得獎作品)
    1. a.呈現參與感想、收穫

  1. 團體報告標示個人貢獻
    1. 大學端與高中端具有共識:放上工作分配表標示個人貢獻。


  1. 綜整心得除了優異表現,可以呈現學習過程遇到的挫折
    1. 遇到困難的解決過程,呈現學習過程的曲折。
    2. 除了寫出挫折與反思,也可以提到需要做出什麼努力來補足,避免過於空泛。
    1. 無論結果是否成功都可以有反思
    2. 避免渲染——我體會到了「文學之美」、「李白杜甫」等高大上的詞彙⋯
    3. 具體且深刻的經驗

  1. 做學檔非考試;誠實呈現個人特質,不需要迎合科系要求
    1. 避免造作,基於個人特質找到和學系的關聯
    1. 大學學習指引已設定希望收到什麼樣特質的學生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大學端認為學習歷程檔案跟過去的備審資料相比,有什麼部分讓大學端覺得更能夠有效的篩選符合科系和性向的學生?
  1. 備審資料多是學生在升學最後確認成績落點後製作,相比之下學檔可能會是多給性向不明確、中段的學生一個確認和了解自己興趣的一個機會,例如相較於繁星制度,學生並非只是成績夠好便可以入學。

   2.分享學生多是到高三才確定個人志向,那同學在高一、二時的性向探索經驗為何?

    2.高中學生多一開始不會有太明確的志向,多是在選擇類組後才開始有初步思考

    1. 輔導室可以在高一就投入資源積極讓學生有思考的刺激,例如:利用「生涯規劃」課,安排家長的職業經驗分享、學長姐的經驗分享、八大學群分組討論生涯規劃、實際大學課程旁聽
    2. 「製作學檔」也可能是一個發現自己興趣的機會,例如組內同學是在確認成績落點、在完成學檔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其他的興趣
    3. 邀請曾在學習、探索過程中迷茫的人經驗分享
    4. 舉辦工作坊,讓同學具體參與、了解不同職業

   3.大學生也有職涯規劃的問題,但現階段學習歷程檔案好像是以「錄取校系」為目標,沒有把更長期的生涯規劃納入,有連貫的考量?

    3.如何在高中引導學生性向探索有更長期、連貫的規劃:

    1. 在「自主學習」安排「實作」類型的課程讓學生嘗試
    2. 在撰寫學檔過程中,也會同時接觸到該學科未來職涯發展
    3. 在高中端的志向引導就讓學生知道志向選擇也與未來職涯有關,強調其必要性

   4.學校自主學習較無整體、有組織的規劃?同學多利用自主學習時段玩手遊?

    4.各校做法:

    1. 有想法的同學可以自己找指導老師;比較沒有自主規劃和有想法的同學,安排類似「多元選修」的微課程
    2. 學校在高一剛開始會先在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安排性向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先完成較小的計畫、思考清楚如何取得資源、完成目標

   5.學生如何養成有意識的書寫,對應到科系要求的特質?

   5.同學與老師的做法與經驗:

    1. 先確定科系的需要
    2. 平常就有習慣紀錄自己的想法,再用心智圖等方法組織
    3. 老師引導上要先確定學生有寫作的「動機」,讓學生知道這樣的寫作對同學本人的意義是什麼(如順利升學)
    4. 寫作應該注重「結構」以清楚表達內容,而非表面的詞藻

 

第2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1. 學生自主探索性向,而非仰賴高中老師
  2. 資料保存:高中紙本資料多,若未完善保存,學習檔案製作時會有檔案缺漏
  3. 提前準備、照顧細節
  4. 熟悉其他工具:高中時多使用word、ppt,應多學習Adobe軟體或者canva
  5. 已定向學生無須特地迎合大學端準備資料
  6. 忠實呈現自身發展志向、未來目標,以便大學端篩選是否適合學系

可能的困難

解方

二階延後

1.個申與分科抉擇間影響高三課程學習

2.若申請校系一階沒過,學檔重新建置耗費時間,耽誤學習

3.三下個申學生學習狀況混亂

  • 提早放榜
    • 方便後續個人規劃
    • 課業與學檔準備期間不會衝突

學檔製作

1.科展對於非資優班學生而言,因課程規劃而較於窒礙難行,是否影響備審準備

2.小論文若有跨領域結合,專業面向對於高中老師較難予以建議,僅能修改文句與格式

  • 若在競賽中無特殊表現或長期投入,僅有淺碟性參加經驗影響較小
  • 社團經驗也同等亮眼,過程跟反思更為重要
  • 在該領域有長期投入較為加分
  • 有科展經驗或者全國競賽經驗學生比例高,建議積極爭取機會
  • 以課堂報告延伸成小論文的格式
  • 小論文方向未必吻合未來校系選擇,可多加製作,累積素材
  • 學生主動參加為主
  • 若競賽結果不佳,可著重過程
  • 社團、企業實習、營隊、學術研討會、線上修課證明、大學開設高中生暑期班、大學實驗室參觀皆可把握
  • 及早做性向探索,並依結果規劃參與活動
  • 系統性、有組織的內容


高中端指導

1.普通班與資優班的資源差距

2.輔導室資源不夠

  • 建議簡短,幫助有限
  • 師生比不合理(一個輔導老師帶三個班級)

3.學生動機不足,老師需催繳檔案、學生不願意修改

4.希望學期中老師給予建議

5.部分大學校系與高中老師專業難以對應

6.請大學教授模擬面試,但學生因校系不符接受程度低;經費也不夠

  • 模擬面試不同教授意見相斥
  • 增加輔導老師進班資源、提供更多資訊管道、加速資訊流通
  • 性向輔導打破班級區隔,以學群分類
  • 希望老師對學檔給予足夠回饋
  • 高中端可導引學生至大學端指導
  • 期望學生於校外活動探索
  • 學生動機不足難以推動
  • 教授專業不合,可詢問校系教授
  • 高中端模擬面試整合資源合校面試
    • 交通不便的高中難以執行
    • 困難:核銷單位難以分割
    • 線上模擬面試(疑慮:實體感受不同)

大學端建議

  • 學生性向探索應自主完成,高中老師從旁輔導
  • 模擬面試、備審資料、學習歷程等若自身校系與學生期望不符較無效率
  • 模擬面試旨在讓同學感受氛圍與臨機應變,專業是否應對是其次

大學端審查

1.老師審查資料的時間偏短(約一個禮拜)

  • 希望二階提早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