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09/09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11-03

上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1.轉向轉組怎麼辦?

(因為原科目不得力因此轉組,但學校老師也會質疑學習,導致學  生無法真的得到幫助在面試時也會受到大學教授質疑,所以轉向分科測驗)



1.興趣轉向沒關係,呈現過程所學就好(注重的是轉向的歷程,而非成果)

2.心得反思才是大學端最注重的

學生端


2.時間分配、科目掌握取捨


1.老師給予時間分配建議安排(如:高一較有空閒時協助考取證照)

2.但是老師可能因學生的科目分配而感到不被受重視

(在前段時間社會科老師不被受重視,後期轉換為國文科老師)

學生端


3.書寫籠統抽象、情緒化,流於形式


1.老師可以協助提供範例、寫作指引框架(提供規格、排版⋯⋯)

2.並帶領他們動機強化、具體化、例舉



學生端


4.學生硬體設備落差,學檔成果會有落差





1.由學校提供設備

認證標準與困難


高中端

1.不知認證標準(內容重要還是模板重要?)

2.認證的問題(真的不想給過)

3.認證負擔 花費時能力有限

4.製作學檔時間被壓縮,loading重(因繳交期限為期末)

學生端

1.不願意再反覆修改認證作業




高中端

1.老師適當提供參考範例與框架(如引領思考的部分流程、編排字級、一點點好的例子)

2.協助學生修改頻率約2~3次

3.先求有再求好(如:學習單的累積)

4.老師可以把修改意見寄e-mail(改善方向)給學生,重點是也看學生修改意願,不願意改的或就是想這樣呈現,老師也就認證,不要對於認證心裏有負擔。

分科測驗考國英

1.不用 : 2




2.需要 : 2




3.掙扎,尊重學生想法 : 1

配套措施

1.語言能力未必要用測驗證明

   應該著重制度名額的配置:繁星給成績較佳的學生,特殊選才給 專長學生,剩下的學生就準備正常考試管道(一次專注準備就好)


2. 給學生多一次的機會,有些學生在校成績好只是考試失利

    學生學習時間分配:希望避免學生在一段時間不讀國英、或前面只讀國英,後面才要回來衝刺社會


3. 因為考試制度,學生會做時間取捨,讓老師感到教學內容被忽視、挫折

 

第2桌(老師)

問題

解方

  • 高一高二製作檔案不成熟,到高三才有辦法製作出完整的學習成果,如何兼顧學檔完整性
    • 高一、高二沒有動力,高三壓力大,無法正常準備課程進度
    • 因只能勾選三樣,又要兼顧多樣性,所以好像不如上傳三件很成熟的
  • 高一高二時老師鼓勵學生嘗試製作學檔、鼓勵整合零散的報告
  • 部分老師認為不成熟的檔案可以呈現歷程,但實際上學生還是希望可以呈現完美的作品
  • 部分老師認為實際操作面上還是蠻無解
  • 獨特性、真實性如何呈現?
    • 分組報告如何看出工作分配
    • 學生搜集網路資料常常複製貼上
    • 家長、補習班幫忙做無法辨識
  • 如何拿捏chatgpt的使用
  • 學習歷程自述可以完善學習歷程檔案的缺漏
  • 分組報告自述分工
  • 統合各科報告
  • 做摘要、目次、心得反思


  • 公版美感不足(word)——美編有加分嗎?
  • 學生美編能力不足?


  • 雖然以內容為主,但美編後細心度還是有差(底色、字體一致)
  • 跟美術科合作,請美術老師幫忙
  • 簡報課程融入教學
  • 性向不明確,文理組報告能通用嗎
  • 跨領域思維已經漸漸普及,因此可以跳脫文理組二元劃分。例如語言x人工智慧

 

第4桌(家長)

問題

解方

大學端

  • 大學端如何審查學習歷程檔案?看重什麼內容?
  • 希望大學能重學生的特質而非技能
  • 提供學檔範例

高中端

  • 學習歷程檔案時程與學校課程規劃都不是很清楚,家長要協助也無所適從。
  • 加強高中教師的專業訓練
  • 高中端開設相關課程給家長、學生,比如哪些地方要注意、有哪些推薦的比賽或活動、哪些一定要完成。
  • 學檔可能是家長、老師或其他同學幫忙製作,教授如何認定參與程度與學檔的真實性。
  • 學生應真實呈現整個學習的歷程、心得與反思;拍照證明實際參與
  • 老師要求學生做小論文或科展,但沒有師資指導學生做小論文。
  • 請大學端公布是否有公信力的活動/比賽,若有,希望高中端或教育部能編列相關經費,用於培力專業師資於研究或競賽上,協助學生多元探索與學習。
  • 相關社團老師協助。

未能討論解方之問題:

  • 尚未確定志向的學生,要怎麼準備學檔與自主學習?怎麼做才對未來考招有效?
  • 資源較少的地區與學校,擔心有城鄉差距的問題。如:缺乏上台演練的機會、課程與活動等
  • 不清楚學生未來的升學管道,要準備學檔與既有課業,對學生負擔太大。
  • 學測、分科測驗皆採用級分與五標篩選,無法忠實呈現同級距學生能力差。
  • 108課綱刪減部分重要觀念課程,並轉移至銜接課程中,若是重要觀念則應納入108課綱。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


支持加考 2票

不太支持 1票

配套措施

  • 不支持:國英作為基礎技能,應該從考試內容調整,內容上希望可以減少背誦的題型極太刁鑽的問題。
  • 支持:多一次機會,另學生可自由選擇要不要加考。

 

下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1. 盡力而為,將學習歷程檔案視為加分項目,重視累積

2.每學期各科目標成立主題性,讓學生明確了解階段性學習目標

3.呈現真實性、獨特性,讓審查端看見「努力」與「用心」

可能的困難

解方

製作學檔前:

  • 初期對格式不了解、沒有先例可循


  1. 由高中老師提供相關修改上的建議與框架
  2. 透過舉辦學習歷程檔案競賽來整理出範本(已經做過or正在做)供其他人參考
  3. 高中端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協助學生製作學檔
  4. 主動尋求網路資源(如:酷課雲)

製作過程:

  • 學校說學檔不重要?
  • 想要到海外發展的學生還要製作學檔嗎?


  1. 學習單製作以課程中提到的問題為主,不強迫學生將其作為學檔上傳,保留學生取捨及時間分配的權利
  2. 同樣辦理學習歷程檔案競賽,推進學生製作及互相分享的動力
  3. 加入多元選修設計思考、閱讀寫作等課程
  4. 若想遵循其它管道(如特殊選才、海外求學)可主動諮詢老師意見

製作呈現:

  • 應該如何排版編輯才能製作出好的學檔?
  • 幫忙修改學檔排版的美術老師loading很重
  • 累積多份的學檔如何取捨挑選?
  • 教師認證及修改程度?
  • 大學審查端如何在短時間進行過濾篩選?

  1. 請設計師來學校親自教學生如何為學檔排版,鼓勵學生多詢問其他意見或尋求促進呈現議題完整性的關鍵對象
  2. 僅對較抽象的學檔提出改善建議,不對內容做修正
  3. 學檔可呈現EXECUTIVE SUMMARY讓教授可以快速認識

大學申請入學制度要繼續調整嗎?

  • 組內都認同學習檔案背後想傳遞的精神,故認為與其調整制度面,應該要讓大家去適應及促進不同角色的討論,(如:促進高中教學輔導與大學端資訊對稱,讓雙方更了解彼此的審查方式、原則與限制,鼓勵大學科系公布評量尺規/主動提供說明各科系看重能力條件內容,鼓勵學生呈現對能力的學習歷程/各科之間標準越趨於靠近)

學檔的意義:

  • 1.擔心流於家庭資源競賽
  • 2.學生自主性養成vs流於包裝形式
  • 3.希望誘發學生 充分學習的樂趣 及主動學習的熱忱

  1. 呼籲大學審查端的公平性(只參考全國性、國際性等具備公允的管道或證照才採納,透過資本的活動參與則較不看)
  2. 在學科能力的基礎強化下,多提供可誘發學生個人特色的課程(如:呼應製作階段解方提到的設計思考課、高三閱讀寫作的國文多元選修及其他)
  3. 建立學習階段性目標(如:學科學期重點)善用課程中的「想一想」部分,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2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高一二多參加活動,多留相關心得及紀錄,顧好成績;高三再花時間重新精緻化學檔
  • 大學審查端期待看到學習熱忱、心得反思,以看到學生獨特性
  •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學生對學檔的意願和認識不高
      1. 有意願申請的同學意願不高,上傳學檔並不多,會認為一階沒過、二階也沒用
      2. 上傳學檔意願低、品質差

    若高一因未分組較不明確未來方向、不清楚學檔方向,可以先多充實高一二修課紀錄

    1. 高中現場資源不足以讓學生豐富準備學檔/自我探索,探索不同學系機會成本過高
      1. 學檔現況:升學工具>自我探索
      2. 學檔比起紀錄個人特色,實務上似乎是在比較行銷手法
      3. 對於高中生來說,要產出漂亮的學檔成本很高(例如:交通成本)
      4. 高中端老師之間對於學檔的重視程度不一,導致學生獲得教學資源有差距
    2. 城鄉差距/社經差距
    • 若高中生沒有與學系相關的修課經驗(如:第二外語課程),大學端審查是否會有差異?
    • 家長的社經差距會影響學生的學檔品質,但並非所有家長都投入一樣的心力在陪伴小孩在製作學檔



    1. 高中老師:鼓勵學生多參與語言認證,讓同學可以留下相關紀錄,若能展現高一到高三的軌跡更好

    期待高中能提供向外觸及的資源(協助接洽大學教授)

    1. 輔導室比較了解升學制度,對於專業知識並不清楚;希望可以成立「專業資源仲介/經濟人」相關單位
    2. 大學/高中端增加交流機會,大學教授可以指導高中生專業學習(但有資源分配差距問題)
    1. 大學審查時會斟酌城鄉差距、經濟文化資本落差
      1. 若學生沒有相關資源,可運用網路資源自我學習(可利用自主學習課程進行)
      2. 若能展現學習熱情,對於大學端來說也是很好的展現
      3. 對審查端來說,相較「遊學經驗」,更期待高中生能展現學習軌跡及熱忱
      4. 大學審查「重質不重量」
    1. 高中端難兼顧成績、學檔(自我探索)
    1. 高一尚有餘力探索,但高二要兼顧成績,難有餘力探索自我
    2. 高中老師負擔過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升學是高中老師(或補習班)的責任
    3. (補習班帶領/較無資源的)學生做出來的學檔大同小異,難以呈現同學個人特色
    1. 期待高中老師能花更多心力在帶領學檔(但實務上可能有困難)
    2. 若學生未定向(或學檔準備較不豐富),可採取策略選擇分科;高中老師可幫助同學精進時間管理
    3. 可以在高三再一次性回顧自我定向,重新製作學檔(但難兼顧高三學習完整性)
    4. 大學審查著重學檔能否展現學習熱忱,期待看到心得、反思
    5. 若學檔表現相差不遠,在校成績還是會影響最後書審成績,修課紀錄還是很重要
    1. 入學後同學並不會回饋給高中老師,導致高中老師難以精進如何帶領同學準備
    1. 高中老師統一發放表格給學生填寫升學狀況(書審成績等),取得畢業學生同意後,分析學檔資料
    1. 不同學校間有資訊落差:導致學生、家長資訊焦慮
    1. 大學端、高中端若能增加交流,應能弭平資訊差距
    1. 二階時程延後影響高三學習完整性:準備二階和分科蠟燭兩頭燒
      1. 表現失常同學難定心決定要準備二階或是專心準備分科
      2. 部分學生不想再考試,但最後申請入學沒上,也無心準備分科
    1. 希望教育部能將這個問題納入考量,且應向大學端和高中端完整說明訂定政策原因
      1. 若分科加考國英,期待可以納入高三下範圍,增加試題難度,做出兩次考試的差異
      2. 若二階延後是因為已申請上同學放棄學業,大學端可以制定線上必修確保學生完整學習

    其他未討論出解方的困難:


    • 高中老師難引導高中生產生學習興趣

    • 高中生未定向難準備學檔,成績和興趣間有落差
     

     

    第3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學習歷程檔案:希望學生有思考能力,把看待自己的想法呈現給大學端,不一定需要有漂亮的編排,而是大學端想看出學生的資料整理的能力,以及資料的編排。高中學習過程中的轉折與變化也可以記錄下來,重要的是要呈現思考的過程。在檔案呈現自己的獨特性,並且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練習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 自主學習:對學生剛開始可能會產生模糊以及不安的狀態,然而這就是自己學習的過程,我們可以透過將自己的狀態做紀錄。再以第三視角觀看自己過往的過程,呈現自己狀態的轉變。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學檔製作

    學生不確定自己學習歷程資料如何會受到大學端審查?


    各系有公布審查書面資料佔總分數的比例,皆會採納學習歷程檔案,請高中端不用擔心。

    學檔製作

    學習歷程檔案若要以時間軸整理該如何整理?


    根據自己的活動以及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做整理,強調真實性和獨特性。

    學檔製作

    在設計學習歷程上,如果要美化檔案要如何準備?

    1. 可以利用學校帳號申請canva帳號有更多的使用素材。
    2. 利用表格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前面放文字後面放圖片也可以達到簡潔乾淨的版面。
    3. 請學生自行詢問和求助老師、同學(自主學習能力)。

    時間規劃

    學校間若沒有學校間若沒有課程安排,學生就需要花費自己的課後時間製作,學生可能無法負荷?

    1. 在高一、二把資料搜集保存,到高三再整理成學習歷程檔案。
    2. 建議各學校可以規劃空白時間,並提供硬體電腦設備讓學生可以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時間規劃

    自主學習希望學校有一個規劃措施,或是其他配套措施?

    宗旨:自主學習一開始可以多方嘗試、摸索了解自己的興趣以及外來方向,自主學習的模糊以及不安就是自己學習的過程,不斷地將自己的狀態做紀錄。將自己記錄下之後可以以第三視角觀看自己過往的過程,並整理自己狀態的轉變。


    • 沒有目標的學生:學生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成效。學校老師是輔助的角色,學生才是主角。

    • 有目標的學生:學校依照不同需求、自主學習的項目,分配給學生所需的師資及資源。

    資訊不對等

    學生並不清楚自主學習、彈性課程、學習歷程檔案探索,課程間並沒有說明清楚,導致時間及課程的浪費掉?學生與老師們的資訊落差。

    1. 建立老師與家長直接溝通的平台,例如:LINE群組、家長會。
    2. 學校網站上可以擺放108課綱資訊讓有疑問之家長與學生可以自行查詢。
    3. 讓學生自主詢問查詢資訊(自主學習能力)。

     

    第4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鼓勵學生增加歷程與心得與反思
    • 具有統整性而不是單一一份的實驗報告
    • 需具備對課程脈絡與概念的理解

    可能的困難

    解方

    Q. 高一到高三上要怎麼做學檔,才能使二階書審的準備壓力減輕、更順利?有什麼執行上的困難?(高中端與分享同學)

    1. 志向不明的學生如何準備?
    2. 是不是高三再來統整比較好?
    3. 是否需要具專業性的小論文、科展?
    • 利用校內既有的活動與競賽資源,並選擇自身興趣嘗試。
    • 高一到高三慢慢累積競賽與活動經驗,多參與便會有成果。
    • 學習歷程將自然科的實驗加以彙整,上傳成一份檔案
    • 照著課成進度走,即使方向不是很明確,能傳就傳
    • 學檔反映是孩子的學習態度與特質。以理組的個人特質、數理特質是能廣泛運用在所有自然領域科系上
    • 學術研究也有研究限制,應該可以如實呈現,不用盡善盡美
    1. 彈性學習記錄是否重要?未得獎的小論文或科展,是否有利大學審查?
    • 參展證明可檢附於多元表現,可展現學習熱忱、獨立思考的態度。參與證書可作為多元表現的一部份,並能和個人特質加以連結。
    • 作品作為附件 ,建議作品之前加入學習歷程與反思,展現學生數理研究的能力。

    Q. 高中端如何準備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會給學弟妹/高中端什麼準備建議?

    1. 高三學習歷程與修課情形如何規劃比較好?
    2. 如何兼顧二階準備與課業學習?
    • 沒學校前不要放棄高三下學期的課業
    • 以第一志願的模板製作,降低多重學校準備的困難與複雜程度。
    • 如何取捨志向與校系:(跟科系相關程度)
      • 放興趣測驗與性向測驗,作為佐證資料。
      • 成績以數學最為突出。
    1. 高三下申請延後,並未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

    未討論具體時辰修改方向

    Q. 二階該如何準備才能符合大學的審查原則?

    1. 書審的真實性如何審查?
    • 前後內容差異、文藻使用。事蹟是否能佐證其創意與努力,也可從選修科、成績觀察是否與書審資料呈現的個人敘述吻合。應強調讓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 書審邏輯性吻合,資料的前後脈絡與學生呈現的特質、優點能連接,反映真實能力,另也可以邊梳理書審脈絡的過程中,也能夠為口試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