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桃園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03 桃園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1003桃園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學生端【學生尚未定向】

大學端【審查原則不清楚】

→學生不太清楚如何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解決方案:

  • 提供大學端與高中端更多資訊交流的機會
  • 大學優良作品提供範本
  • 從國中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

學生端【學習態度不積極,且作品品質不佳】

解決方案:

  • 從國中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
  • 從大學端的審查解決問題(回應第一項問題的解方)
  • 老師經驗分享:要求同學匿名互評,讓彼此互相觀摩

學生端【學習負擔重】

解決方案:

  • 從國中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

學生端【製作學檔能力(例如軟體操作))不足】

解決方案:

  • 從國中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

大學端【擔心大學端的審查仍未遵照三重二不原則】

暫無討論

高中端【老師負擔重,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多元學習】

解決方案:

  • 從國中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
  • 老師經驗分享:要求同學匿名互評,讓彼此互相觀摩

其他【素養能力抽象,且需要花時間培養】

解決方案:

  • 從國中/進入高中前就讓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具體操作:
    • 高中提供相關課程(希望教育部提供經費與師資),要求學生在進入高中前必須完成規定的學分;國中則應透過制度設計讓同學培養與統整自己學習到的素養能力
    • 另可於國中會考完(到畢業前)進行政策說明、鼓勵同學在在進入高中前進行自主學習

 

第2桌(老師)

問題

解方

高中端

高中端在學習歷程檔案的資訊傳達不足

  • 沒有告知學生重要資訊
  • 取決於老師對學習檔案的認識和想法

1. 學校應該把相關資訊主動清楚公開給學生

2. 政府教育單位建立網站統一各資訊

3. 學校輔導課等時機多辦講座

4. 多舉辦給老師的研習

學生端

不清楚作品排版美編的大方向跟原則

  • 學習成果的紀錄(如果是ppt) 不知道如何轉換成想呈現給教授的內容
  • 沒有好作品的標準,所以無從改善

1. 內容與反思才是應該著重的點

2. 呈現重點(word適合,若是ppt必須完整呈現因為無法口語報告給審查教授)

3. 給予學生word或ppt基礎教學(e.g.資訊課安排時間)

高中端

學校老師對於不同升學管道、不同類班級的重視度不同,造成傳達給同學的升學資訊有落差?

  • e.g.重繁星忽略個人申請,無助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

1. 自行利用線上管道去搜集資訊

2. 學校與每個老師能有完整認知與資訊並引導同學

3. 確保同學都知道資訊

學生端 系統端

百字摘要的用途為何?是否多餘?

  • 老師誤解百字摘要為學習心得

1.百字摘要為教授對此作品的初步了解不需太過詳盡

2. 簡要說明自己作品的內容即可

系統端

系統端問題

  • 上傳容量不夠(像是設計、美術類的作品),導致無法維持作品的品質
  • 系統不穩定容易當機或出現問題

1.針對不同科系訂定不同上傳容量規定

2.優化並穩定系統

學生端 系統端

作品上傳壓死限導致學生沒時間再修改優化

1. 避免壓死線上傳導致無法再優化作品

2. 分階段設定認證與修改時程(同學先上傳檔案,給老師一定期間認證與回饋後,再開啟第二階段的修改或重新上傳)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1. 獨特性
  • 團體創作/作業應敘明分工:我做了哪些部分、我的強項是什麼
  • 條列自己的工作內容
  • 若有圖片,在圖片中標記自己負責的部分
  • 針對某件事情,自己的看法

  1. 過程
  • 如何解決問題
  • 同學是怎麼透過有限的資源完成作品
  • 若為分組作業,團體於過程中如何互動
  • 在圖片呈現之餘,應用文字呈現與說明自己的想法

  1. 摘要
  • 在審查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若同學的文字篇幅較長,建議以有系統性的PowerPoint或摘要整理出學生學到了什麼知識與技能
  • 直接簡潔地於首頁呈現同學的強項,吸引老師的注意(有助於展現判斷力、資料整理、組織呈現能力等素養能力),而摘要的內容應依據未來欲申請的校系進行判斷

  1. 反思心得
  • 應呈現自已的啟發,以及進行這份作業引發的學習能力或是後續的學習興趣(如此一來亦可展現出獨特性,老師會比較想看到這個)
  • 在審查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篇幅無需太長,呈現重點即可
  1. 格式排版
  • 應以整齊、容易閱讀為原則
  • 首頁很重要,封面做得好對視覺傳達很吃香
  • 建議同一主題在同一頁呈現
  • 圖片/照片應標準化,例如:建議如果要拍照,統一使用直式或橫式,有助於排版,或是裁剪照片內容
  • 若作品僅有一頁也不要緊,重質不重量

  1. 其他
  • 引用應註明出處

可能的困難

解方

教授會怎麼做評分依據,什麼樣的作品是好的、什麼作品是相對沒有那麼好的?

逸安老師(室內設計系老師):因為設計系有本科也有普通科的學生申請,所以老師的科系要求會思考而非只會畫圖的學生,所以老師會重視構圖思考的方式、意念或想法,以讓老師看見同學的獨特性


春希老師(企管系老師):判別資料、人際溝通,且重視基礎學科能力,且能夠有條理的呈現自己的申請資料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過程反思心得

要呈現出課程學習中的個人感受、感動

  • 寫出遇到困難以及解決的過程的,這過程對自己的意義
  • 關注家鄉、城市與學校附近需要關懷的議題

作品的動機

  • 透過同學的體驗和知識性的參與提升學生做作品動機

過程中投注的心力(顯現學生的用心)

  • 大學端老師注重學生呈現的態度與誠意,要有吸收再整理學習內容
  • 透過引導方式協助、鼓勵學生可以努力的地方,依據學生特質與屬性給與學生作品呈現的建議

寫作和思考的「模組」概念

  • 動機>問題>檢視自己> 解決方法> 改變> 可以持續改進的作法
  • 要寫出的內容:學生最初想學什麼(動機)、如何去學、最終有沒有學到

獨特性

  • 寫出屬於自己的學習過程:遭遇的困難、面對的方式、真實的記錄(ex. 訪談內容、對話紀錄、找資料的情形)

脈絡

在老師的作業規定下呈現自己的作品的個人脈絡

  • 從作業要求中抓出自己想要深入討論的議題(舉例:家族史與今昔社會現象的比較)
  • 讓選擇學生自己有興趣的主題
  • 替學生分配主題並帶領他們說出動機

素養能力

先從素養能力架構(三面九向)找出自己要呈現的項目

  • 大家提到的素養能力:資料搜集和統整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行動力
  • 分工表(明確寫出自己做的事與能力的連結)
  • 圈出自己在團體照片中的位置
  • 老師提示學生他們在團體討論過程中的符號運用、溝通表達的能力
  • 用表格呈現(確切做了什麼事、有什麼相對應的行動)

格式排版

  • 要有易讀性(字數、字體、行距):清楚的標題(標題加上文字的說明和舉例)
  • 目錄要包含的項目:過程、時間軸、各項目的連結、摘要說明、頁碼
  • 結合文書軟體的特性呈現自己的內容(用模板美化)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同學對於學習無感(說不出個人感受跟感動及好壞)?

  1. 引導式的學習紀錄和寫作
  2. 老師給予時間表並定期檢查(ex.  第一週寫動機、第二週寫過程)

2. 如何因應大學端會用尺規去練習評分?

  1. 根據學生的屬性來協助輔導該放的內容

3. 只寫大學老師想看的動機而非真正了自己的動機

  1. 用正向、符合大學期待的心態去看
  2. 想法:任何努力都是在幫助大學老師了解學生

4. 作品呈現方式要用直式或橫式?

  1. 要依內容而定,大學端沒特別偏好
  2. Word(直式): 書面報告有圖文(像是探究實作)、有完整架構
  3. PPT (橫式):適用在多元課程活動參與(圖多、內容多樣)

5. 作品使用ppt 但文字過多怎麼辦?

  1. 課程帶至電腦教室讓學生實作
  2. 參考線上教學與資源 e.g. Youtube, 免費模板

 

第3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過程

作品要詳盡的呈現

-包含明卻的目的、結論如何呼應研究目的

-作品如何連結學生未來科系的說明

-現在的獎狀、表現與學生後續的發展有什麼關係

-提供的圖片要有說明文字


素養能力

團隊分工的能力

-展現出個人負責的工作、學習到的能力、領導能力

-可以使用分工表、文字展現個人反思心得


邏輯思考的能力

-遇到的困難、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資料判讀的能力

-哪些資料是可信的、為何會挑選這些資料?

在結論當中說明分析使用的資料、找了多大範圍的資訊、用某些資料不用某些資料的原因可以一併說明。

資料的使用沒有絕對對錯,但判斷的過程能讓教授了解學生的能力。


獨特性

人格特質如何呈現?

-以「人」為中心,去設計、整合整份學習歷程檔案

-呈現多元的活動經驗(例如:志工活動)

-作品中展現對特定領域的熱忱

-誠實表達學到了什麼(例如: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反思)

-與人際的互動、因應事物的方式


反思心得如何呈現

-與個人經驗連結,除了學到知識之外對於學生個人的意義,對於該領域的興趣是如何萌芽、發展?

-從資料中找到特定議題的發展方向,以它為基礎去延伸自己的想法

-高中老師可以使用ORID等思考方式帶領學生思考過程中遇到的人際、製作困難

-不管是圖像、列點來呈現反思成果都需要掌握清楚、易懂

-文字描述團隊合作遇到的困難,如何去補足、克服合作的困難?可以展現個人特質

-以學生為中心去串起作品,對於每份作品有整體意義上的定位


完整性

專題式探究、實作作品、小論文)運用了什麼工具、研究方法

-問卷的設計與題目、分析的工具可以一併呈現

資料的引用、參考的文獻

-不要直接引用維基百科,可以參考,但資料的正確性是否要被驗證(多找別的資料來佐證)


格式排版

資訊圖像化減少攏長文字敘述

流程圖呈現實作作品的設計過程,讓大學端更容易理解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對於如何設計整體的報告,設計可處理的題目、結論不清楚。

1-1先釐清該作品的形式、目的(小論文、實作作品.......)

從個人經驗出發找出問題,結論中除了客觀的結論外,也需要個人的反思、關懷。

1-2利用樹狀圖或其他圖像化讓別人也讓自己理解做出來的資料,再加上額外的延伸說明。

1-3以問題設計問卷,以問卷中的數據線索試著回應研究的問題

2.報告得出結論後後續的問題、行動該如何處理?

2. 得出結論後如何應用?有什麼樣的可能會是重點。可以在結論當中提及